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一直相當關注台灣的新創發展,在他看來,台灣的傳統大企業若能與新科技趨勢做結合,將會是台灣很大的機會。
為什麼傳產和新興產業都在思考東南亞市場,但到目前為止,真正合作的不多?我覺得原因在於台灣新、舊(傳產)兩個產業的謀合點很少。
首先是兩者本質上的不同。我們傳統產業是B2B(企業對企業),新的產業則想做B2C(企業對消費者)。B2B產業不用去主導終端產品,多是被客戶訓練長大。所以我們B2B產業很多企業主,早期是本地化的,但最終很國際化,規模非常大。
B2C則是倒過來,你要有定義終端產品的能力,要不斷測試市場反應,需要有大市場來練兵,要一開始就非常國際化。
另一方面,台灣的新產業創業家,多數在網路上創業,這群人有豐富的網路生活經驗,卻缺少工作經驗。可以想見,他們與傳產之間是沒有連結的,很自然當他在思考商業模式時,不會去思考傳產要什麼,而是「我自己可以做什麼」。
相比之下,矽谷創業團隊思考的卻可能是:「我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機率是很低的,我被購併的機率是最高的。」所以他一定要想:「什麼公司會來購併我?」要在巨人肩膀上去尋找商業模式。
此外,台灣傳統產業的屬性,和時下的網路新經濟,有如光譜的兩極,距離相當遠。可以想像,電子代工大廠在做投資時,不會忽然說要去做數位金融,或是UBER這樣的分享經濟。因此可以說,這波新經濟對台灣產業的挑戰,就是前所未有的新經驗,傳產企業比較難去思考它。
好消息是,光譜的兩端正在靠攏。
一來,有愈來愈多人才從傳統大企業出來創業,這些人有經驗,也知道企業需要什麼;另一方面,新一波物聯網產業為台灣帶來機會。
機會1:上層的服務平台
有一段時間,我們都低估了硬體的價值,然而物聯網時代帶來新平台,每個新平台都需要新技術,如果台灣能以電子業為基礎,和其他產業做連結,這個趨勢就有了。
以我的觀察,台灣最明顯的優勢是:電子加汽車、電子加醫療、電子加工廠。
汽車不是台灣的優勢產業,但以自動駕駛車發展為例,當中就有很多新硬體科技在裡面。而且不同於消費者對穿戴裝置的需求可有可無,我們看到市場對智慧車的需求是很大的,沒有商業模式問題。
但對台灣的挑戰在於,汽車品牌太多,單一品牌的年出貨量可能只在數十萬輛,完全無法與PC代工的規模相比;同時,打入汽車供應鏈的難度也相對更高,耗時更久。
所以台灣或許可以思考,從更上層的服務平台去找機會。如過去台灣在GPS車用導航,就有過軟硬整合的成功經驗;又或者,台灣應該投資破壞性創新,在汽車關鍵技術,如電池上面尋求突破。
機會2:有內需市場的醫療產業
醫療產業方面,其實一直都是台灣擅長的,而且我們擁有內需市場。
過去台灣企業辛苦的地方在於缺乏內需市場,使得主導性很低。但說到高齡化社會,我們的速度可是全世界最快的。既有內需可以練兵,又有健保制度將醫院系統連在一起,為什麼台灣不能開創更先進的智慧醫療?
目前不論智慧醫材、智慧醫院等,都有很多改善空間。試想,未來照護人力減少,輔助照護人力就變得很值錢;以輪椅為例,現在的輪椅其實非常落後,如果今天病人有智慧輪椅,就可以自己走,從無人駕駛車的發展來看,輪椅應該也不難做。很多醫療科技的發展,都可以利用台灣這個內需市場。
最後,電子業和工廠的結合。如果將台商所有在東南亞的工廠工人加起來,那將會形成台灣另類的龐大內需。要發展工廠自動化,台灣是很有條件的。如智慧型手機的生產,我覺得已經穩定下來,有機會發展自動化;以紡織業來說,常傳出血汗工廠的消息,是最需要自動化來替代的,我認為所有傳產都該思考自動化。
整體來說,新一波物聯網產業很適合台灣投資,但你會感覺台灣企業投資新技術的很少。我自己判斷,這跟企業結構過度穩定、企業家老化有關係,就是冒險性格減少了,有企圖心和國際背景的領導人才也不夠多。
台灣過去是長期以代工為主的產業,所以我們在領導新方向的經驗上,其實是不夠的。如果能向國際招手,讓有國際能力的領導者進來,不用多,只要多幾個,相信台灣的產業活力就會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