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成交量即使回升,只能當成證券股有獲利機會;消費需求成長,不過電商興起,實體店面業者有沒有發現解答關鍵?
最近與證券業的先進聊天,他對年底的行情挺樂觀。認為廢除證所稅之後,最直接的效應是成交量回升,估計明年日均交易量可以有一千兩百億元,不再是一潭死水。
聽到成交量增加,第一個反應是:證券股是不是有機會?畢竟市場活絡,它們是最直接受益者。而且掛牌這幾檔證券股,穩定配息兼股價明顯低於淨值,如果多一個營收成長的題材,或許表現會超越大盤。
另一位朋友說,不是這樣的。從開放網路下單之後,手續費全面降價,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經紀業務很雞肋,雖然是排名的要素,讓業者不敢掉以輕心,可是毛利太低,單純成交金額增加,不等同於獲利的提高,不要對成交量過度樂觀。
這個產業沒有深入研究,難以置評,只是轉述正反兩種看法以供參考。不管如何,做生意的就是喜歡人多,從這一觀點來看成交量增加,還是該歸類為利多消息,只要有量,就容易有獲利機會。
中國的光棍節已經過去快一個月,美國的黑色星期五也過去了,全球兩大經濟體第四季最具指標性的銷售活動顯示,網路的銷售成績創紀錄,但是實體商店的業績卻回落。似乎電子商務這塊還有搞頭,可是整體的市況卻激情不再。
消費水平與收入、預期心理這兩項因素有關,這是一回事;在哪裡消費,又是另一回事。就算今年消費普普,總還有恢復高成長的時候,消費行為改變,卻很難逆轉。我說的是電商取代實體店銷的趨勢。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要注意衰退的產業不見得沒錢賺,像紡織業被當成夕陽產業已經很久,可是這幾年卻出現聚陽這種明星股。新興產業很誘人,不過很有可能是坑錢的陷阱,像是先前的面板與記憶體,以及現在的智慧型手機。
終端需求還在成長,產業利益卻消失。電商整體會成長,但這個趨勢已經進行二十年,就算還不顯老也進入成熟期,接下來整合的重要性會越來越高。
矛盾的不只是電商與店面的銷售數字,油價與油輪的租金也是強烈背離。國際油價直直落,可是運油的船價卻沒有同步下跌。因為油井不是說關就關,原油還是一桶接一桶從地殼深處抽出來。用不掉的,總要找地方放,不然抽出來又還諸自然的話,會被環保人士告死。建油庫緩不濟急,原本該縱橫七海的油輪,就被拿來當倉庫使用。
拿油輪當油庫是不得已之舉,卻也是窮則變的對應措施。同樣的變化必然發生在商場。當買東西的行為逐漸移轉到網路,鋼筋水泥蓋的商場如果不能移作他用,就會變成廢墟。台灣第一個購物中心台茂,就是轉型為複合式室內運動中心才起死回生。被視為台灣文化實力象徵的誠品,名義上是書店,實際上是小資精品的百貨公司。賣書是賠錢生意,可是創造出書香的意境,卻是個藍海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