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貸放是由少數的專家或專業機構決定資金的分配,群眾募資平台則是由廣大的大眾自己來判斷。
若以財務資源為例,過去一般人或組織若有資金上的需求,只能透過銀行、創投等專業財務金融機構籌資,而擁有資金者,也只能將資金存放於金融機構,藉由這些金融機構的專業來與貸款者接觸、評估,並執行融資與否的決策,同時管控可能的風險。也就是說,金融機構扮演中介的角色,媒合資金擁有者和需求者之間的交換。
拜網際網路的風起雲湧,以及分享經濟的興起之賜,群眾募資平台的誕生,帶來資金融通方面的革命性改變。根據美國全國群眾募資協會(National Crowdfunding Association, NLCFA)之定義,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是社會大眾透過小額資金的贊助,發揮群體集結的力量,支持個人或組織使其目標或專案得以執行完成。其結合團購與預購的「預消費」,藉以向公眾募集產品研發、創業計畫、公益慈善等項目資金。
群眾募資的主要優勢,一是可以降低創業門檻,提供資金讓創業者免費享有啟動專案機會,易於維持創意與營運的獨立性。二是可以預先測試市場水溫,透過預售驗證可行性與市場接受度,進而調整產品研發方向或是庫存,以降低生產成本及營運風險。三是可以增加行銷曝光的機會,創業者透過平台能夠與潛在客群進行直接互動,經由集資過程收到行銷專案與廣告推廣的效果。四是多元包容,不管是營利或非營利目的,舉凡創業資金的需求,或是短期專案的執行,甚至是夢想的實現,都可以借助募資平台的協助,爭取大眾的資源。
有別於傳統的貸放是由少數的專家或專業機構決定資金的分配,可能較為嚴格,須通過層層嚴謹的審核,雖能淘汰不成熟的專案,但也很可能扼殺驚世的創意。相反地,群眾募資平台則是由廣大的大眾自己來判斷,只要提案的目標明確、故事動人,回饋合理,就能打動人掏腰包支持,甚至募款登山,或是帶家人出國遊玩也會有人贊助。
然而專家的專業與群眾的智慧,誰較能慧眼識英雄?三個臭皮匠勝得過諸葛亮?下回分解!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