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褶裙飛舞的樣子,清湯掛麵的女學生模樣,陽光灑落的青春氣息,雨滴墜落的瞬間以及周導喜歡的女性原形,年輕的新人程予希除了神似賈靜雯之外,她好幾個鏡頭都讓我聯想起「勇氣」裡的蕭淑慎!
在男女分班的那個青澀年代,因為一場演講比賽,17歲的林克銘與女生班的王蕾相遇了,林克銘深深被王蕾的氣息吸引;青春,總是美好的,一場雨,一場球賽,一場電影,一場無語的同行,莫不指向那比為賦新辭更難言表、卻更悸動難耐的情狀…….
林克銘喜歡著王蕾,在那個慘淡的歲月,牽手與擁抱已經是最禁忌的肢體交流了。但當年的那一場初戀心事始終還是以「錯過」為註解的,兩人還來不及展開的愛戀就因為青春期的衝動嘎然而止了,斷裂,是成長的開始。
如今進入中年的兩人陰錯陽差再次重逢了,這次的重逢又會有什麼不同呢?
王蕾的女兒沈亦白則處在自己的青春萌動中,每天都有個叫葉中樹的男孩跟著自己和好姊妹張懷雯一起上下課。
葉中樹是個老實貼心的男孩,會注意沈亦白喜歡吃的早餐,並且為她準備好,偏偏沈亦白的好姊妹張懷雯竟也對葉中樹產生了好感,於是在這將語未語的曖昧中,戀愛暴風正準備襲擊這三個懵懂稚氣的少男少女……
這是MV界的大導演周格泰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周導雄霸MV多年,拍過無數天王天后的音樂影像帶,他作品最著名的標誌就是故事性極強(他大概可以算是台灣導演把MV當成微電影拍的始祖),將每首流行音樂幻化成一部部動人揪心的愛情故事(我印象中周導的作品都跟愛情有關),而今,他終於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長片,並且找來知名作家袁瓊瓊擔任編劇。
我必須說,觀影過程,我有點失望,因為她與我預期的有落差,因為這幾年隨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賣座,兩岸吹起一股懷舊風,對岸推出了口碑與票房雙贏的「致青春」與「匆匆那年」,而初看「五月一號」預告的時候,我覺得是一部要替五年級生作青春傳的電影(事實上也是如此),只是本片的商業導向顯然與前述三部相去甚遠!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抱著看商業娛樂片進去看的觀眾,恐怕也會略為失望,畢竟整部片跳脫了一般商業敘事片的線性結構,也沒有太多的高潮起伏,所謂的愛情,只是「路過,又走了……」
這部片嚴格定義的話,更像是一百多分鐘畫面精緻的超長MV!加上散文風格的敘事體。不可否認,這是近來我看過影像、美術最精緻的國片,每個畫面都如MV般的精雕細琢,她的攝影、運鏡、場景設計、人物造型都是一流的水準,唯一的問題就是太過MV化。片中太多MV式的抒情段落,還有更多畫面唯美的慢動作,很多鏡頭都看得出來主創者精心雕琢的痕跡,但也就因為太過精緻的設計感,而少了點生活味,尤其片中有幾段情緒戲的醞釀,或者導演要營造的唯美風格,對我來說已略顯冗長與刻意了。
比如,片中兩個年輕女演員的哭戲,早就可以結束了,主創者卻硬生生留著鏡頭,非讓女演員掉下淚來,或整個大崩潰,但對那種歇斯底里的崩潰,我非但無法感動,反而感到不耐與想笑,因為我無法感受到她們的痛……
片中也可以看到周導一貫耽溺迷戀的東西:百褶裙飛舞的樣子,清湯掛麵的女學生模樣,陽光灑落的青春氣息,雨滴墜落的瞬間以及周導喜歡的女性原形,年輕的新人程予希除了神似賈靜雯之外,她好幾個鏡頭都讓我聯想起「勇氣」裡的蕭淑慎!只是相比蕭淑慎的叛逆與衝突感,程予希相對柔和多了,但這部片總感覺是「勇氣」的延續(那個宇宙無敵美少女再次碰到了一個中年男子……)
我個人覺得本片「監介」的是:她有著商業片的外貌,卻沒有商業片的敘事;她有藝術片的走向(劇中只是呈現每個人碰到的問題,沒有想要解決任何生命的矛盾),卻沒有足夠的藝術片養分去支撐她(所有碰到的問題都太過薄弱與自溺了),當然,我並不覺得電影需要狹隘地劃分為商業片或藝術片(這是很古典的分法),只是用這種語彙比較能表達我說的尷尬處境。
片中,編導呈現了很多種愛情,除了對比五年級生的曖昧情愫,也對比了八年級生的愛情觀關係(總感覺還是與現下八年級的愛情觀有落差),也帶到如今中年人的感情觀,甚至對比了父親輩的那種白首偕老的伴侶關係,但,這幾種關係似乎都只導向同一種結局:遺憾!
導演要告訴我們的彷彿是:人生最美的就是遺憾!那種對過往錯過的緣份的耽溺構成了本片的基調,顯然與這個每個人都高唱「活在當下」的時代有點「最遙遠的距離的美感」……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是呀,遺憾如此美好,因為如果當初順遂了彼此,那麽留下的也許不是美好的遺憾,而是痛苦的遺害了!那些過往如此美麗是因為時光還來不及腐蝕他們,於是他們得以在歲月中鍍膜,在腦海中柔化,永遠維持在那個最美的片刻,我不得不說,這是很古典的感情狀態。但是,人總是向前進的,就像看完電影,會帶著垃圾離場,丟掉,回到現實生活。
不過,我不得不稱讚本片的預告與那首主題曲「First of May」,她營造出的氛圍真的讓人遐思與神往呀,另外,片名還讓我聯想到了國片奇蹟「海角七號」!希望她能跟「海角七號」一樣,遇到一批愛戴她的影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