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收縮的政策,這兩年看起來是紙老虎,只要不是立刻、大幅加息,央行的政策恐嚇就會被選擇性遺忘。
市場傳言,美國聯準會將在六月加息。根據古老的傳說,不可以跟央行對作,當央行緊縮、加息,那就是空頭市場;反之,寬鬆、降息,就表示多頭市場來臨,可以放心買股票。
傳統智慧有值得參考的地方,可惜時機往往不是立刻。聯準會說要緊縮、加息,已經三年了,實際上也真的切掉印鈔機的電源,但是股市卻還沒跌。反而膽敢照表操課,真拿政策轉變當攻擊發起訊號去作空美國股市的,已經攤平在沙灘上。
最近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也是旗幟鮮明地表態貨幣政策轉向寬鬆,可是A股也沒多捧場,就在那盤著。
貨幣政策對市場一定有影響,只是沒那麼快,特別是由寬轉鬆、由緊轉寬,需要累積政策效果,才會對市場造成衝擊。反而是降息或加息三、五次,過了拐點之後,很容易有新聞效應。也就是說,美國聯準會收縮的政策,這兩年看起來是紙老虎,假如夠膽持續加息、加息、再加息,總有一天會讓市場害怕的。
雖然美國加息已經沒多少懸念,但關鍵是會不會提高有意義的水平,比方說:十年期公債年息四%。以現在市場利率二%出頭,習慣性每次加息○.五%來估算,二%到四%需要加息八次。而決定利率的公開市場委員會每六周開一次會,正好一年八次。如果葉倫女士卯起來,理論上可以在歐巴馬總統任內完成這個工作。
她會嗎?
肯定不會!假如要朝這方向,去年就可以開始調高利率,不會拖到現在還是「傳言」。意思意思加個息可以,但是以當前物價指數波動度之低,利率回到歷史平均的時候未到。
或許下個任期,有機會提速,但是投資人看不了那麼遠,「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才是我輩的正常習性。只要不是立刻、大幅加息,央行的政策恐嚇就會被選擇性遺忘。
不只沒被嚇到,更厲害的還可以趁機撈一票。微軟在二月九日發了一○八億美元的公司債,存續期最長的是四十年,十年期的利率是二.七二四%。蘋果手腳比微軟快,在六日就發了六十五億美元的公司債,十年期的利率是二.八%。
這兩家公司缺錢嗎?當然不!剛公布不久的季報,微軟淨利是五十八億美元,蘋果是一八○億美元,都不差錢,何況這兩家都沒有擴充產能這種資本支出的需求。發債的原因很簡單,現在利率太低了,借錢成本低,比向股東要錢更划算,先借進來再說。
不買設備,不做投資,但可以用來買回自家公司股票,減少流通的股票,自然就提高每股盈餘,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替投資人創造更好的收益。這操作就與股票一樣,買進來等股價漲可以賺,先借券放空等股價跌也能賺。每股盈餘是獲利除以股數,股數減少與獲利增加都能提高每股盈餘。
其實,不是只有微軟與蘋果這麼幹,只要市場的利率不拉過警戒水位,這個煉金術還會繼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