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銀行近來積極在亞洲地區擴大營運版圖,成為東南亞出口至已開發市場的重要管道,如同過去在中國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頗令人振奮的展望。
首先,這意味著,對於政府整合國內銀行家數過多的努力,銀行業已經完全放棄希望了。其次,是銀行業在台灣找不到更多的成長機會。第三,台灣金融業將面臨新的風險要素,而目前還無法評估潛在的風險會有多大。
銀行業的根本問題,在於低資產報酬率,這是由存放款利差太小所造成的;銀行放款只能賺不到一%的利差,再扣掉成本和資本適足率後,股東權益報酬率低於理論上所謂的股權資本成本。換句話說,對投資人而言,買銀行股不如把錢存在銀行生利息還比較划算。
那麼,銀行群起進軍海外又代表什麼意義?從正面來看,銀行在台灣產業中具有重要的支持功能,如今向海外拓展,對亞洲地區也將扮演類似的角色。對這些國家而言,台灣銀行業是資金和貿易融資的供應者,也是金融大使,為亞洲其他商業夥伴搭建合作平台。
就全球來看,東南亞擁有最大的成長潛力,經風險調整後的評估更是如此。例如,非洲或許成長力更大,但爆發健康、政治和軍事危機的風險也最大。此外,台灣的銀行擴充最積極的地區,是像越南、印度、緬甸、菲律賓和柬埔寨等所謂的前驅市場(frontier market);這些市場不但擁有最大的成長潛力,也不像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具有牢不可破的銀行體系,讓外銀難以越雷池一步。
中國經濟因結構因素而成長放緩,即使全球邁向復甦,一時間也無法改善。勞動成本和勞工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加劇,都讓台商在中國的營運日益艱難。東南亞的勞動成本已低於中國,足以抵銷如語言差異、國內市場規模小,及產業供應鏈分散等不利因素。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最終若實施,也將大大降低出口至美國的關稅。
不過,銀行業在東南亞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痛苦的學習曲線。外幣放款已成為台灣的銀行資產中的要角,其實,對任何一家真正國際銀行來說,本來就當如此;但是最近外匯波動率已來到二○○八年金融海嘯時的水準,我們的銀行和主管機關,準備好面對全球匯價的重新調整了嗎?銀行本身能否承受這項新業務的虧損?過去一窩蜂搶進現金卡業務的慘痛教訓仍歷歷在目。
台灣成為東南亞出口至已開發市場的重要管道,如同過去在中國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頗令人振奮的展望。而這批披荊斬棘的銀行先鋒所做的努力,值得我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