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資訊都能上網搜尋到,精采的教學影音更是廣泛流傳,那麼,教師會被取代或需求員額減少嗎?教師們該如何轉型?
在互聯網時代,許多接近「資訊」的學習內容,已可輕易在網路上取得,教師和學校在傳授資訊方面的功能因而漸被取代,這是大家已普遍感受到的大趨勢。
許多傳統上在課堂講授的教學內容,其實性質上高度接近「資訊」而非「知識」。產業趨勢、實務上的某些成功作法、進行策略規畫的程序與注意事項,甚至某些理論的內涵等,在性質上都接近「資訊」;然而教師通常為了解說一些簡單的「道理」(相當於「知識」),不得不用大量的時間來介紹這些「資訊」以作為「說明道理」的背景。
這些資訊其實在出版品上都能查得到,而且即使是說明道理或因果關係的「知識」,也都完整地記載在文字或書本中。學生不自行閱讀,卻期望教師講授,原因是學生普遍缺乏自行閱讀或整理的能力,或懶得閱讀,必須要經由教師來轉述。易言之,教師之所以有附加價值,是因為學生自行閱讀能力不足,或無法集中專注力從相對靜態的文字中吸取資訊與知識。
相對於一些只會照本宣科,或整學期都背對著學生努力抄寫黑板的教師,學生心目中的高水準授課,就是教師能條理分明地解釋書中道理、能舉出貼切的實例,又會善用語調、手勢以強化重點。在本質上是教師先充分理解書中內容,內化以後再以易於吸收理解的方式轉述給學生。
然而在互聯網時代,這些資訊或類似資訊的知識,都可以在網上彈指而得。再者如果一定要有教師來講授,則在互聯網時代,一個科目在全世界只需要少數幾位準備周詳、表達力超強的教師來負責遠距授課即可。在企業管理領域中,另一項威脅是曾經受過管理教育、實務經驗豐富的企業高階主管,若能以流暢口才以及富有個人魅力的方式介紹相關實務,可能被學生認為比專任教師更好。若每門課都由幾位企業高階主管針對不同主題輪流講授,結果可能是大部分學校中專任教師的「講課」角色都會被取代。因此企管教師應該如何調整教學的方法,確保生存空間,是一項重大課題。
然而從另一角度看,這也是教師調整角色、發揮更多正面作用的極佳機會。過去教師必須負責「資訊」或「類資訊知識」的講授,因而對學生的「能力」——包括思考、分析、決策,乃至於溝通等無暇顧及。因此在擺脫「講授」的責任後,若能投注更多心力以「現場精雕細琢」的方式,努力憑本身專業素養來協助學生發展這些能力,則未來其教學角色不僅難以被互聯網所取代,而且也可以為學生的成長發揮更多貢獻。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