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護肝、保腎、整腸 你一定要懂的事

護肝、保腎、整腸 你一定要懂的事

時常有人來做營養諮詢時,提到自己的「代謝」不佳、「免疫力」不好,一問之下,通常都合併有肝臟、腎臟或腸胃道的小毛病。這些器官和免疫力息息相關,若不能供給它們正確的營養,整體免疫力自然「有氣無力」。

免疫力是一個整體的概念,當然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在做營養諮詢時,常對諮詢者強調,想要讓身體狀態變好,必須徹底改變生活方式,從飲食、作息、運動、生活習慣等,一點一點地改變,就能明顯感受到身體朝好的方向發展,讓免疫力增強也是一種生活的style!

保健第1 站:肝臟‧解毒
避開加工食品

免疫系統除了常聽到的殺手細胞、巨噬細胞、T細胞和B細胞之外,其實身體有幾個臟器也主管著免疫系統的優劣,分別是肝臟、腎臟和胃腸。胃囊可以分泌胃酸殺死大部分的細菌病毒,而肝臟解毒、腎臟排毒,腸道是人體吸收營養、補充能量的主要器官,有許多淋巴球住在這裡,隨時偵測食物中是否有外來病原體入侵。

肝臟常被喻為「沉默的器官」,出問題時不太有疼痛之感,通常有明顯感受時,都已經是有一定程度的損壞了。既然肝臟是解毒的器官,第一步就是飲食要避開加工食品。

市面上所販賣的加工食品,都是添加合法的食品添加物,確定可被人體的肝臟和腎臟代謝,在一定劑量下對人體不會產生影響。

但應注意的是,這是指「單一種食品添加物」被代謝的情形!只要仔細看過食品成分標示就知道,一種加工食品不可能只加單一種添加物。

除了不知道每個人會怎麼搭配加工食品吃下肚,每家廠商的食品添加物配方也不同,無法預測多種的食品添加物綜合起來,人體是否能夠代謝,也不可能檢測綜合的結果。

因此,殷殷告誡大家「少吃加工食品」,就是擔心多種食品添加物交叉影響,對人體會有想像不到的後果!食品添加物與藥品一樣,是由多種化學物質組成,我們無法預測綜合吃、多吃會有什麼副作用,卻一定會增加肝臟負擔,直接降低身體整體的免疫力!

除了少吃加工食品外,第二步可在飲食中增加護肝食材,亦即指含有「穀胱甘肽」〈Glutathione〉的食材。「穀胱甘肽」簡稱GSH,本身是強力抗氧化劑,是肝臟解毒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可幫助肝臟代謝,最常見的食材是綠花椰菜和西瓜。

一般食材對肝臟都沒有太大影響,但不新鮮的花生〈含加工製品〉容易含有黃麴毒素,對肝臟的損害非常大,尤其是A、B、C肝炎的患者或帶原者,除了定期追蹤外,吃花生時要特別小心。

許多人的健檢報告中,都會有輕微脂肪肝的紅字警示,甚至有一半的人身材還算纖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些上班族食量很小,中午只吃一個水煎包或蔥油餅就打發,體重輕、看起來也瘦瘦的,但這些食物的脂肪都很高,加上天天坐在辦公室裡,也沒有規律運動習慣,身體代謝脂肪的能力變弱,自然會堆積在肝臟!

護肝第三步,就是減少脂肪肝!假設肝臟中塞滿了脂肪,解毒能力就不會活絡,脂肪肝與飲食內容和習慣息息相關,愛吃消夜〈全天多吃一餐)或活動量太少(沒有運動習慣)是常見原因。當現有體重下降五至十公斤,脂肪肝一定會改善,若體重本來就很輕,不可能再以減少體重來改善脂肪肝,就必須檢視自己的飲食內容來改善;脂肪肝可以透過減重和飲食調整,讓內臟脂肪代謝掉,因此若有輕微脂肪肝的現象,就要趕緊改善!

保健第2 站:腎臟‧代謝
少吃乾熱烹調食品


肝臟所代謝出溶於水的毒性物質,就輪到腎臟上場。腎臟可以像排水溝一樣,把髒東西排掉(代謝),所以多喝水能有效地將廢物代謝。如果毒物是不容易由水代謝的物質,就會進入腸道和糞便一起被排掉,因此,腎臟是代謝有毒物質很重要的中繼站。

保養腎臟首先要少吃油炸等乾熱方式烹調的食物,動物性食材通常油脂及蛋白質含量較高,容易產生「先進糖化終端產物」〈AGEs〉,透過炭烤、火烤、乾煎及油炸等乾熱方式料理後,會促進AGEs的產生達十至一百倍之多,而AGEs被吸收到身體內組織器官之後,容易引起氧化作用及發炎反應,腎臟負擔自然變大,容易讓腎臟「過勞」。

其次,許多減重的人會刻意減少澱粉類的攝取,肚子餓時就以豆漿、牛奶、水煮蛋或雞胸肉代替,卻忽略這樣的飲食方式會造成蛋白質過度攝取。一位成人每天正常的蛋白質攝取量是四~六份,而換算日常食材,一份大約是一個蛋、一杯牛奶、一杯豆漿、一兩肉或是三片小豆干;因此,愛吃肉的族群和以蛋白質減重法瘦身的人,容易吃下太多蛋白質。

攝取太多蛋白質,短時間身體不會有警訊,但身體吸收不完的部分,會代謝成含氮廢物,過多就容易增加腎臟負擔,並且加速腎功能的老化,間接造成整體免疫力的下降。

最後一點,是外食族最容易踩到的陷阱,就是每餐口味都吃太重,尤其是料理太鹹,每天吃下的鈉過量。

人體一天三公克就可以達到身體所需,但根據調查,平均國人每日攝取含鈉量有十公克以上!有許多鈉含量藏在日常飲食中,不自覺就會攝取太多,例如:運動飲料、湯麵和炒飯、味精、鮮雞精,還有醃漬類食物,像是香腸、火腿、臘肉、培根、熱狗等,在製造過程就會加入食鹽,如果又配上番茄醬、醬油膏等醬料,可能一餐就吃下一天的食鹽建議攝取量。

腸道是吸收營養最重要的器官,肩負著替免疫系統找「糧」的重要任務,並且把肝和腎代謝不了的廢物重新整理後排出體外,過程中會有許多「壞菌」趁虛而入,同時也需要免疫細胞的保護,所以腸道環境不好,不只營養不良讓免疫軍隊沒力氣打仗,也讓聚集的病原體群起作亂,免疫力自然亂糟糟。

保健第3 站:腸道‧排廢
攝取「益菌生」食物

要讓腸道環境健康,我建議可以做「3R腸道重生計畫」,分別是「Remove:排除」、「Reinoculate:重建」、「Repair:補充」,可以鞏固好的腸道健康。

第一階段的排除,就是避免吃下對腸道不好的食物,例如:高脂肪、高蛋白、含糖飲料、咖啡因和酒精,想要提升免疫力,要暫時和這些食物說掰掰,或是減少攝取量。

其中要特別提醒,咖啡因和酒精除了容易傷胃外,也會增加腸道敏感度。酒精對身體的黏膜都有很強殺傷力,一旦腸胃黏膜不健康,出現破損,有害物質可能漏進壁腔,造成深層的破壞。

如果長久以來都以咖啡取代水,除了傷害腸胃之外,因為利尿,導致身體裡水分不夠,久而久之,腎臟的排毒也會出現問題。

第二階段的重建工作,就是要攝取對腸道好的食物,達到「種好菌」的效果。已經紅了好幾年的「益生菌」,都被視為健康食品,是指對腸胃有益且幾乎沒有副作用的菌株,由於每個人腸胃環境的適應力不同,建議可以多試幾種菌,找到對自己比較有效的菌株。

目前也有個人化益生菌的研究,抽取受試者的血液,與眾多益生菌配對,觀察哪些菌株對血液的反應和活性最好,就讓受試者服用該種菌株,達到最有效補充。

除了益生菌之外,更重要的是攝取「益菌生」食物,也就是多吃幫助腸道好菌生長的食物,大部分都是高纖的食材。有時候我們吃了金針菇或芝麻,會發現糞便中有金針菇或黑點,以為是消化不良,其實這是高纖食物可以幫忙清理腸道的原因。

高纖食物的纖維多、不易消化,換言之,可把腸道的髒東西抹下來,且高纖食物增加腸道糞便體積,可讓髒東西跟著排出,不滯留在腸道中,也較容易每天固定排便,只要腸道乾淨,自然就容易留下好菌。

至於第三階段,就是要修復腸道,加入好東西補充營養,讓腸道健康起來!

所謂好東西其實都是烹調方式的改變,例如要補充優質蛋白質,所吃的魚、肉和豆類,就不要用煎和炸,且選用瘦肉,避開高脂肪,而且蛋白質怕反覆加熱,到攝氏一八○度(多為油炸)後,會產生致癌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天氣熱,家裡的魚湯如果反覆加熱,細菌的風險大增!

因為細菌最喜歡攝氏六十度左右的環境,即使放涼後再進冰箱,但食物裡面的細菌就愈來愈多,吃下肚後會讓腸子充滿「一肚子壞菌」。

此外,要保護腸道可多吃Omega-3的好油,大家都知道魚油和堅果富含Omega-3,其實,多吃青菜也可幫助體內合成!因為Omega-3有三種油脂,在體內可做轉換,青菜富含其中兩種成分,因此可以幫助體內轉換成Omega-3。

〈本文摘自《生活i健康》九月專刊《免疫力均衡全攻略》;作者為榮新診所營養諮詢組副組長〉

護肝5 件事
少吃加工食品
控制體重、少吃高油脂食物
規律運動
拒絕不新鮮的花生製品
多吃含有「穀胱甘肽」的食材,如綠花椰菜

保腎5 件事
少吃油炸和燒烤食物
每日蛋白質攝取適量即可
飲食清淡為原則,別吃太鹹
多喝水(每天的飲水量可以每一公斤的體重喝30CC來計算)
蔬菜水果洗乾淨,留意農藥殘留

整腸5 件事
多吃高纖蔬果
養成每天排便習慣
咖啡和酒適量
多吃含Omega-3的食材
蛋白質不要高溫烹調與反覆加熱

 

ESG涵蓋各行各業

低碳企業將成贏家

 

十一月三十日,第二十八次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將於杜拜舉行,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投資題材,表現有望受惠。檢視MSCI全球氣候變遷指數及MSCI世界指數績效,在過去四屆氣候變遷大會召開期間,氣候變遷指數平均漲幅一.二%,超越大盤的○.九九%。

 

張書廷分析,此反映各國在潔淨能源以及淨零政策有重大宣示時,將有利相關產業與企業表現。會後一至三個月,即使分別遇到一八年中美貿易戰、二○年新冠疫情、二二年俄烏戰事與聯準會放鷹等干擾,氣候變遷指數仍維持優於大盤表現,且會後第六個月、利空鈍化後,氣候變遷指數反彈力道較大盤更為強勁。

 

ESG投資趨勢,也不再像過去僅聚焦電動車、太陽能等單一產業,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遷基金經理人克雷格.卡麥隆(Craig Cameron)進一步指出,隨著「排碳有價可循」時代來臨,全球各行各業都將面臨減碳、轉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提供低碳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將成未來市場贏家,因此,透過主動式選股投資,投資人更有望獲得優於指數的報酬。

 

目前國內已核備四十四檔境內ESG基金、八十三檔境外ESG基金,法人建議,如果想投資訴求明確的永續主題基金,可優先挑選以環境(E)為主題的標的,如氣候變遷、再生能源等;若擔憂產業集中、波動較大,則以綜合主題型的基金為首選。

 

COP期間至會後半年 氣候變遷指數皆優於大盤

 

已剔除轉型高風險標的

降低投資組合波動

 

不過,雖然永續投資是長期趨勢, ESG基金卻非績效名列前茅的保證,以今年為例,第二季ESG基金漲勢不如科技基金,八至十月亦隨市場修正出現較重跌勢。但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價格變動為短期現象,ESG基金具政策長期支撐,且綠色轉型不限單一產業,涵蓋全產業、全市場標的,更適合長期投資,跌深時反是更好的介入時點。

 

另外,針對期待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人,柏瑞ESG量化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建議,可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具有ESG概念的債券基金,作為資產中的收息配置。從資金流向觀察,今年來ESG債券基金淨流入年增率五.五%,ESG股票型基金為一.二%,顯示ESG債券基金也是亂世中的資金偏好標的。

 

「ESG基金,已透過篩選機制剔除轉型高風險的企業。」施宜君認為,就算市場大起大落,ESG基金的報酬表現也有望維持長期穩定,可說是「很百搭」的資產配置工具,有助提升整體資產夏普值。在淨零排放議題下,「綠化」投資組合,已經是大勢所趨。

延伸閱讀
00878、0050、006208…他有20萬閒錢,該存什麼ETF?大家推這檔「歐印了」,理財達人這樣建議
00878、0050、006208…他有20萬閒錢,該存什麼ETF?大家推這檔「歐印了」,理財達人這樣建議

2025-02-16

貸款300萬,all in指數型ETF期盼「半躺平」!35年滾出2300萬,安穩退休真的沒問題?6大風險示警
貸款300萬,all in指數型ETF期盼「半躺平」!35年滾出2300萬,安穩退休真的沒問題?6大風險示警

2025-02-11

00922含息報酬率35%!男大生拿467萬All in「1年能賺200萬」,每張才2萬存股很有感
00922含息報酬率35%!男大生拿467萬All in「1年能賺200萬」,每張才2萬存股很有感

2024-11-29

0050、台積電(2330)...歐印 vs. 分批買進哪個好?平均報酬差2.7倍!達人兩變數模擬:一表看all in勝率更高的理由!
0050、台積電(2330)...歐印 vs. 分批買進哪個好?平均報酬差2.7倍!達人兩變數模擬:一表看all in勝率更高的理由!

2024-11-22

定期定額vs.有錢就歐印,30年後資產差2倍!一文揭分批買進的迷思:資金越晚投入,越難財富自由
定期定額vs.有錢就歐印,30年後資產差2倍!一文揭分批買進的迷思:資金越晚投入,越難財富自由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