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日本成立氣球炸彈特種部隊,將氣球綁上炸彈,轟炸美國。無聲無息、雷達又偵測不到,日本出了奇招,果然把戰爭節奏打亂,這可把美國大兵給氣死了。
人類為了戰爭,常常會生出很多點子,這些點子有的很荒謬,但人為了求得戰爭的勝利,會不惜代價去嘗試。
一九四四年八月以後,太平洋戰爭進入最後一幕,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陸續奪下馬紹爾等太平洋小島,步步進逼日本本土。眼看盟軍再奪下更近的島,就可以用轟炸機直接攻擊日本,天皇在驚慌中,撤換了首相東條英機,命小磯國昭上台。
小磯這時收到一份上書,是一個叫荒川秀俊的氣象專家寫的,他建議用氣球轟炸美國。構想是這樣的:在北太平洋中緯度地帶、一萬公尺的高空,長期存在一個由西向東的大氣環流,風速每小時三百公里。而美國和日本處於相同的中緯度,且日本位在上風處,若施放帶炸彈的氣球,當氣球隨著環流飄到美國,掉下來,就能神不知鬼不覺重創美國。
無人氣球炸彈 轟炸美國
現在日本節節敗退,乾脆死馬當活馬醫,搞不好能歪打正著,於是小磯首相下令軍部馬上研究進行。
問題是,構想是有,但真的要做可沒那麼簡單。氣球升空之後,怎麼保證會飄到美國?怎麼引爆炸彈?荒川這傢伙已經想很久,他有解決的方法。
首先,氣球升空後,必須控制在一萬零五十八公尺的高度,這個高度才有比較穩定的西風氣流。所以他設計了三十個裝在氣球下的吊籃。當氣球低於這個高度,大氣的壓力會使吊籃的螺旋自動解開,沙袋就會照順序脫落。沙袋減少,氣球就會升高。如果超過這個高度,氣球的閥門會自動打開,排出氫氣,氣球就會自動下降。降到標準高度以下,沙袋又掉下,氣球又升高,超過高度,閥門打開排氣……,這樣就能使氣球保持固定高度。厲害吧!
荒川又在氣球吊籃上設計計時器。以他的計算,氣球應該以時速一九三公里飄行,所以到美國要花四十八小時。這時計時器連接閥門,時間一到,跟鬧鐘一樣,會打開閥門一直放氣,那氣球就會落在地面,炸彈爆炸,就等著看誰倒楣了!
這根本是「氣球血滴子」。日本全力動員完成這個祕密武器,但要攻擊美國靠太平洋岸的地方,氣球就要十幾公尺大。去哪兒找這麼大的空間?軍方把電影院、相撲館的座位拆掉,作為臨時製作氣球的空間。並徵召家庭主婦、藝妓製作氣球。
▲太平洋戰爭結束前,日本節節敗退,竟想出用氣球裝載著炸彈橫越太平洋襲擊美國的方法,以求勝利。(圖/達志)
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日本成立氣球炸彈特種部隊,由參謀總長梅澤美治郎大將直接指揮,十月二十五日發動攻擊。
結果從十一月開始,美國就不斷發生森林大火,美軍西部防衛司令威廉波將軍,頓時成了消防大隊長,一天到晚帶兵去救火。十一月四日在奧勒岡州的山區,有一群小學生看到有氣球掛在樹上,好奇去拉,結果炸彈爆炸,六人喪命。
十二月,海岸巡警隊在加州外海,發現一個氣球的殘片有日文。日本鬼搞的鬼!但在美國的日僑已全數關在集中營,難道是日本間諜潛進來?他們從哪裡來?
美國只好派人二十四小時在許多點監視,他們看到一個個氣球飄來,炸彈自動落下,炸得森林開花、起火。美國人嘴巴張得老大,久久合不起來。
管制新聞 讓日本誤為沒用
哪有打仗這樣搞的?派飛機攔截,但雷達偵測不到氣球,而且氣球沒有聲音,好像「白色的忍者」。美國當時得到情報,知道日本在中國東北,拿中國人實驗化學武器。他們很怕氣球帶來的不只是炸彈,而是化學彈、細菌彈,那可就慘了!
消息傳開,在民間形成恐怖的氣氛。大家都在談論「白色魔鬼」,有事沒事就抬頭看天空,恐怖的氣氛卻籠罩著人民。
美國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從蒐集到的沙袋,分析出沙子是來自大津、岩沼等五個地方的沙灘。於是針對這些地方大規模轟炸,果然把基地全數摧毀。但日本人把製造地點分散,然後轉移到高山施放,這樣每個月還是能放出一千五百個氣球。
威廉波將軍被氣球氣得要死,但他突然想到,日本怎麼知道氣球炸彈炸到哪?炸死多少人?從美國新聞媒體的報導就知道了!這些都是「意外新聞」,沒有管制。如果沒有氣球炸彈的新聞,那就會讓日本誤為沒用。於是他向國會申請,管制新聞報導氣球炸彈消息。
國會同意威廉波的作法,向各大媒體發出祕密禁令。一九四五年初,所有氣球炸彈的新聞都不再出現。日本果然上當,一九四六年,荒川被國際軍事法庭當戰犯處理,判了七年徒刑。
戰爭,有個祕密,就是它有殘忍的一面,也有有趣的一面!還是別說有趣,改說「戲劇性」,這樣就算缺乏幽默感的人也不能罵你,戲劇包含悲劇和喜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