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既要銀行控制風險又要支持實體經濟,就逼著銀行在貸款數據上造假。最終出路在發掘新的企業興奮點,要做到這點,惟有開放競爭。
七月分的信貸數字是失真的。中國銀行業每半年有一次審計,所以每次六月底和十二月底的貸款、存款數字,對於各級銀行干係重大,每每需要衝刺撞線,請熟稔的企業客戶和私人客戶幫忙造假,做橫跨月底/月初的短期貸款或短期存款,審核結束了,貸款/存款也就完璧歸趙了。
應該說,這是極富中國特色的銀行業務。七月企業短期貸款額為負二三六○億元,個人貸款為二六○億元,銀行承接票據為負四一六○億元。這三項的總和便是銀行業的粉飾窗口,基本解釋了銀行數據的乾坤大挪移,是由半年檢所帶來的季節性噪音。
然而,七月分數據之差又不能完全用季節因素來解釋。季節因素每年都有,今年六七月落差之大,卻是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
收縮的第一個原因,是經濟的下行風險凸顯,銀行借貸十分審慎,政府所提倡的三農、小微貸款,銀行虛偽應對,並不積極。
第二個因素是,地方政府出台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明顯回落,過去借貸大戶借錢也不積極了。金融監管機構特意調低貸存比,同時加大定向寬鬆的力度,但除了國家開發銀行的政策性貸款外,惜貸狀況並無本質性改善。估計央行在今後兩個月,還會推出進一步的政策動作刺激經濟。
自從五月,中國的貨幣政策基調已有所鬆動。在定向寬鬆的名義下,人民銀行開始增加對銀行的流動性投放,旨在適度增加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尤其是降低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這個政策在金融層面上取得一定的效果,銀行間拆借利率未在六月大幅飆升,影子銀行也安然度過償付高峰期。但政策性鬆動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似乎有限,因為銀行對借貸並不積極。小微企業的貸款成本,一般仍在二○%以上,並未見明顯下降。
銀行不積極借貸有其道理,畢竟經濟處在下行週期,信貸風險明顯上升。其實,政府既要銀行控制風險,又要支持實體經濟,本身就存有內在的矛盾,逼著銀行在貸款數據上造假。逆週期經濟刺激措施,本來屬於財政的範疇。財政上「點刺激」若需要貨幣政策通過「定向寬鬆」來買單,不符合央行獨立的體制架構,政策效率低下是自然的,久而為之還埋下潛在的金融不穩定因素。
銀行貸款不濟,是標不是本。最終出路在發掘新的企業興奮點,重塑實體投資信心。要做到這點,惟有改革、開放競爭。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