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投資者,因為恐慌而降低採用的本益比,也就把股價往下打,造成市價低於該有的水準,提供未來豐收的養分。
都說投資不是科學,是一種技藝,偏偏這行當又都是數字,似乎兩個明顯的特色間有矛盾。
舉例來說,同樣估計每股獲利五元的股票,股價區間可能從三十幾到兩百多元,也就是本益比從三、五倍到三、五十倍甚至上百倍,同時存在市場,而且都有堅實的理論依據。
這就麻煩了。本益比的定義是股價除以每股獲利得到的一個比值,這比值可以用來看現在股價是否合理。
假如本益比太高了,那麼就該賣出實現獲利;或者算出來是偏低的,正好是可以逢低買進。可以說,整個投資產業的決策基礎,就是建立在這個比值上。
在分析的時候,先蒐集資訊,然後推估今年與明年的獲利是多少,接著用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本益比,每股盈餘乘上本益比,得到合理股價!現在股價比推算出來的股價低,那就有賺到價差的機會;反之,現在股價比推估出來高的,投資人應該賣掉股票實現獲利。
幾乎所有的研究機構,都是用這架構提供建議。例如聯準會主席葉倫在美國國會講政策,說股市不是泡沫,不理性繁榮僅存在特定類股,這結論不是根據道瓊工業指數多少點,而是依本益比來的。
也就是說,股價漲跌不是問題,如果獲利沒有跟進,才會變成問題。這個觀點,同時也適用台灣股市。加權指數創新高,會不會再漲?還是該回檔?關鍵在獲利展望。
可是本益比居然不固定的常數,那這整個系統不就崩潰了?因為推算未來股價的公式裡,居然有未來股價與本益比兩個變數!在股價等於每股獲利乘上本益比這個體系中,估算出每股獲利之後,問題沒結束,還要去估合理的本益比。用兩個不精準、推算出來的、常常要修改的數字做基礎。這種分析,當然不是科學,卻深深影響我們財富。
回過來看合理本益比是怎麼來的。每股賺五元,可能是從負數變正數,再從幾毛錢到兩元、三元,一年一年爬上來的。這種被歸類為成長股,會享有比市場平均高很多的本益比。如果所屬產業當紅,像蘋果手機的供應商,還會有額外加分,股價三位數理所當然。
另一個極端是,這盈餘是一次性獲利,也就是今年有,但是以後就沒了的那種。譬如賣土地,賣長期投資的股票,收到賠償、補助之類的收入。因為這類收入可遇不可求,根本就不該換算成每股獲利,代入計算股價的公式。
困擾就是機會,因為不是科學,經驗就有價值;因為不是科學,就常常會出錯,而市場價格出錯的時候,就讓算對的大賺算錯的錢。那句「當大家恐懼的時候,應該要貪婪」,說的就是這個:當大多數投資者,因為恐慌而降低採用的本益比,也就把股價往下打,造成市價低於該有的水準,提供未來豐收的養分。
指數已經很高了,但還是有本益比被往下修正的產業,像營建股。還有人在關心這個產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