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要工作、勞動,是為了要獲得薪資回報,以購買能夠養活自己的食物或家當。但是人常常忘了工作的目的,而使得工作這種手段,變成了目的,彷彿人不工作,便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小王子問獵人:「大叔,你左顧右盼,在這裡做什麼呢?」
獵人說:「我在找工作。」
小王子看著獵人背上的長槍,腰間掛著一隻死兔,好奇的問:「你為什麼會在森林裡找工作?」
獵人說:「因為我暫時找不到工作,只好來森林裡打獵,但總有一天,我總會找到雇主,雇我來森林裡打獵。」
獵人看看小王子似乎疑惑的樣子,又接口說:「我可不是因為打獵工夫不好,才找不到工作的喔。我可是這個森林裡,最傑出的獵人呢!你看著吧,總有一天,我會找到『獵人』的工作。」
獵人趾高氣揚,抬著頭走了。森林裡只剩下小王子繼續散步。沒多久,又來了個樵夫,肩上揹著一綑柴。
小王子問樵夫:「大叔,你在這裡做什麼?」
樵夫卸下了柴,喘了口氣說:「我在找樵夫的工作。」
小王子又困惑起來了,問:「可是…,你不就是樵夫嗎?」
「不!不是的。」樵夫急忙辯解說:「我只是砍柴去市場裡賣,是個砍柴小販,這不是個正當職業。總有一天,我會找到個正當頭路,找個人聘我來森林裡砍柴,到時我就能穿著很專業、很體面,來這邊砍柴了。」
「這有何不同呢?」小王子還是很困惑。
「哎,你小孩子不懂啦,總有一天等你長大了、失業了,你就懂了。」樵夫擦完汗,揹起柴,又匆忙趕路去了。
森林裡留下了小王子,以及他滿肚子的疑問。
【小王子的理財筆記】
人之所以要工作、勞動,是為了要獲得薪資回報,以購買能夠養活自己的食物或家當。但是人常常忘了工作的目的,而使得工作這種手段,變成了目的,彷彿人不工作,便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工作從頭到尾就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為了達成人類生存的目的,而產生各種勞動型態。人類將勞動型態賦予許多的名稱,好讓人們能夠理解各類勞動形式的差異性。其後,這些名稱又反過來,讓工作內容逐漸產生公認的標準與內容。
人類在群體公認的工作型態中,找到了自我認同感與存在價值感,但卻往往忘了,工作只是個手段,手段是可以依著使用者的需求與目的,加以變更和改變。
自我意識強者,勇於創造新的工作類型,或者,獨立求生;反之,自我想法較薄弱者,就只能依循著眾人腳步去找固定工作。
【地球人的觀點】
職場工作是基於經濟市場為達到有效率的發展,因而產生有效率的分工模式。人類在這種分工模式下,各自進行專業的勞動,並產生出制式商品或勞務,最終透過市場交換機制,使得不同分工下的工作者,能夠在市場上交換彼此的產出貢獻,並達到集體最有效率的生產模式。
在有效率的生產模式下,分工的個體可以達到群體最大限度的幸福,而且,其勞動時間與成本都較低。
經濟市場不一定會是以自由交易市場方式發展,有時,透過組織內的分配、生產與交換,也能達成體制內的交換效率。這時候,群體組織就會分配不同形式的工作給不同專業能力的人,並產生共產社會的體制。
但無論如何,工作是一種有效促進全人類生存的分工模式。人類懂得分工,因此有職場的各類工作形態,人不但在此餵飽了自己,更發展了自我,在人群中得到尊嚴與自我價值感,並學習到如何與人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