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緊抓著盤據數層樓高巨石的樹根往上攀爬,登上後才知道,相信自己是最大的力量。在叢林中向自然學習,這是阿力曼告訴我們的道理。
縱谷阿美饗宴 歌聲撼動天地
年齡較長、白髮滿頭的伊娜,帶頭獨自低聲哼唱著,而眾人的集體應和劃破天空,空氣中久久無法散去,令人感動不已。長輩們雖年邁體衰,但同時結合著擺手、盪步、踏踩的力道唱歌、舞蹈,撼動天地。
阿美族的原民朋友,邀請我們帶著旅人一起享受部落晚宴,滿滿都是低矮紅色圓形辦桌用桌椅。
在地窖存封一年、用古法醃製的生豬肉叫作「西勞」;傳統米食「阿里澎澎」是部落的粽子;「烤魚」用粗鹽包覆、內置香料,木炭燒得紅透的熱石頭,丟入放置稀有野菜藤物與溪魚的冷水鍋中沸騰,這是他們的「石頭火鍋」。
大家酒足飯飽後,放聲大笑聊天,手牽手、繞圈旋轉高歌的阿美饗宴,令人一輩子難忘。
再往南走,有日治風格、具有歷史人文的關山小鎮,以及產好茶水果的鹿野高台,南橫入口可以跨越中央山脈的台東海端, 紅葉少棒的布農族部落延平,串起縱谷的點點風土美麗。
關山老街 引人思古懷舊
火車已經停止運行的關山車站,是日治時期昭和年間的和洋折衷建築風格,站前有一棟日式平房,是委外經營的站長宿舍,旅居台東的青年,費心整理成許多單車環島騎士與背包客旅行的落腳過夜之處。
生活在具有歷史的榻榻米房舍中度過一夜,是難得的體驗。
聽著經營客家餐館的鍾大哥,導覽介紹新站前的嘉賓大旅社,木造二層建築雖已被鐵皮包覆,從屋頂的太子窗、光滑圓潤的磨石子櫃台、停用的老氏電話交換機,仍舊能一眼看出是個引人思古懷舊、早期的旅人投宿之處。
新民宿舊旅店,新旅人舊旅客;車站永遠都是旅者往來的集散地。
沿著中山路往前直行,有一家門口掛著藍底紅圈白色三支小雨傘招牌的福生堂藥房,與店裡的奶奶閒聊抬槓,才知道這是小時候熟記的廣告詞「頭痛,牙齒痛,五分珠!」藥品的處方發源地。
再跨個路口,巨大卻荒廢的戲院佇立在巷弄中,售票亭早已釘上木板封閉,牆面貼著依稀可以看到文字的斑駁電影海報,從規模想像昔日縱谷行政核心的「關山郡」,放慢腳步,便能感受許多老屋四處散落的小鎮魅力。
鸞山森林博物館 壯觀原始叢林
約好在山腳下的警局碰面,這神祕的集合,是通往巒山森林博物館的開始。
沒有路標,沒有指示,僅能透過熟知路況的布農族朋友帶路,雀榕如《阿凡達》場景般巨大綿延,壯觀地迎接我們走入這森林中。
館長阿力曼用一己之力買下整座山頭保護它,不讓財團興建靈骨塔而毀壞這片祖靈之地。我們緊抓著盤踞數層樓高巨石的樹根往上攀爬,登上後,才知道「相信自己」是最大的力量。在叢林中向自然學習,這是阿力曼告訴我們的道理。
林旺製茶廠 林野飄茶香
鹿野林旺製茶廠的林大哥和我一樣是宜蘭人,從園藝造景的事業退休轉當農夫,是享受生活的開始,卻一頭栽入每天早出晚歸、忙碌不堪的有機茶葉栽種與製作。日日透早趁涼拔除雜草是基本工作,採茶農忙季節,從採茶、萎凋、浪菁、靜置、揉捻、解塊直到炒菁,半夜熄燈休息,得重複一整個月的時間。
火車慢慢駛離了城市中的地底黑暗空間,穿越隧道山谷與蘭陽平原,鐵路東部幹線從花蓮以南就失去了電氣化的加持,速度似乎像是台東人對於生活的步調一樣,瞬間就慢動作起來。
我們把縱谷裡認識的朋友們逐一紀錄,透過新的體驗方式「離題旅行」,期待旅人放慢節奏,過這裡安靜的生活,踏這裡和緩的腳步。
台東,我們又來了。
游智維
熱愛旅行與建築,與背後更重要的事。
從客製化服務切入國內外深度遊程規畫,不斷地在 其中植入社造、文化 、農業、環保等細節,給旅人更多感動,期待用旅行改變世界。
現為「風尚旅行」總經理,「老房子事務所」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