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十幾年來,政策走向是減少管制,各種金融創新出現,加上資訊流通效率高,事實上大家都可以印鈔票。最簡單的方法,用信用卡付帳,消費者自己就在印鈔票了。最極端的案例,就是比特幣,完全是虛擬的。所以近代的央行總裁,時不時就會哀嘆,對貨幣流通數量的掌控力遠遠不如他們的前輩。
貨幣理論在發展的時候,印鈔權被央行控制,商業銀行只能透過放款來增加流通的貨幣。而這個存款─放款的機制,還被央行的存放款比例這條韁繩拉著。在高度管制環境下,貨幣流通速度被假設為常數。因此,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也就是調節M的數量,就可以影響名目GDP。
過去三十幾年來,政策走向是減少管制,各種金融創新出現,加上資訊流通效率高,事實上大家都可以印鈔票。最簡單的方法,用信用卡付帳,消費者自己就在印鈔票了。最極端的案例,就是比特幣,完全是虛擬的。所以近代的央行總裁,時不時就會哀嘆,對貨幣流通數量的掌控力遠遠不如他們的前輩。
以前貨幣銀行學教的(不曉得現在有沒有改),央行控制貨幣數量的主要工具是存放比,因為這有很大的倍數功能,跟散戶作股票用融資一樣。但是除了中國人民銀行之外,在其他主要經濟地區,這個工具已經被廢了。因為存放比的控制力,是假設銀行會把所有放款能力用盡。可是美國、日本、台灣跟最近加入的歐洲,銀行的放款能力都萎縮。銀行的獲利,從存放款利差移轉到手續費,甚至是金融操作上。而借款者,也不把銀行當成唯一的融資的管道,甚至在降低成本與風險考慮下,進行減債的工程。借得不借,貸的不貸,因此存放比就被廢了,央行以M來作為經濟微調工具的能力被閹割掉。
日本企業減債,已經超過二十年,是經驗最豐富的國家。幾年前辜朝明寫過一本《總體經濟的聖杯》,專講M內涵的變化。民間部門減債,造成緊縮壓力,政府部門不得不大幅擴張,勉強維持住M不要大幅衰退。讀過這本書,對這幾年各國央行的措施,就不會太意外。
美國聯邦儲備局的資產負債表,從零九年到一三年年底增加的幅度,約略等於V衰退的幅度。兩個相乘,才讓GDP變成一個常數,沒有大幅衰退。這就是辜朝明在書裡描述的策略。
FED採取的量化寬鬆,一直被痛罵,認為會造成高通膨。實際上是不會的。因為這政策有理論依據(凱因斯),有實證支持(日本),實際上也達到效果,讓世界免於一場可怕的通貨緊縮危機。
接下來,FED減少印鈔票會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像日本在1998年犯的錯誤一樣?
機率不高。因為FED減少印鈔數量,搭配美國政府債務減少,還有民間投資意願提高,M不會減少。應該還是維持穩定增量。今年美國就業數字會大幅改善,反映企業擴張的意願。當循環進入擴張,銀行的借貸能力就會發揮作用,特別是爛頭寸很高的時候,因此央行的手可以抽回去。
基於這樣的分析,我認為美國的政策調整,心理影響遠大於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