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不僅來自於學、經歷,更重要的是廣泛的「好閱讀」,而自然觀察也是一種閱讀。荒野保護協會就相當強調自然觀察能力,因此在各項志工訓練都安排自然觀察課程,我自己就深受其益。
不僅僅好作家來自於好的閱讀,從小我們就被灌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好像只有透過讀書才比較有機會翻身,即使到現在,讀書升學還是社會主流,在這種觀念沒有改變的狀況下,即使強推十二年國教,也是惘然。
張文亮老師就不是一個為升學而讀書的人,甚至升大學還重考一次,但是他廣泛的閱讀,成就他成為台灣大學最受歡迎的老師。為了寫《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還遠赴倫敦,在圖書館飽覽相關書籍,成就了這本書成為最受歡迎的科普書籍。
天下雜誌這樣介紹張文亮老師「在課堂上,他可以把冰冷的科學變成一堂堂精采的故事,用科學寫文學,從文學探索科學,牛頓、法拉第、金庸、《福爾摩斯》、《唐詩》、《宋詞》、《西遊記》在他的課堂裡都可以相遇、碰撞出火花。有人形容張文亮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他寫書超過二十本,主題從科普到文史、傳記、工程、漫畫,幾乎每本書都獲獎。」
廣泛的閱讀才是好的閱讀,祐生基金會的林董事長曾告訴我,要能讀懂書的重點,聽懂別人演講的要義,至少需要讀三千本書。如果以一個人三十歲以後逐步邁向人生高峰來看,三十歲以前應該要讀滿三千本書,平均來說一年要讀一百本書以上(還得考慮幼兒期無法閱讀),一年五十二週,每週要讀兩本書,這是很大的挑戰。
尤其在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卻有很多出版社面臨關門的窘境,因為走在路上、搭車、進餐廳…很多低頭族,但不是在看書,而是看手機或平板電腦,有趣的是,我發現滑來滑去的內容通常是遊戲或是和朋友很簡短的訊息,這真的是無益於能力的提升。
現在大家都在抱怨景氣差,工作機會難找,可是我看到的是需求者找不到合適的員工,求職者找不到工作,荒野貼出職缺招募,經過很長時間還補不齊。所以我常鼓勵年輕人,別再看22K,而是要看你有哪些能力?台玻的董事長就曾說,如果你符合我們需要的能力,50K我都願意聘用你。
而能力不僅來自於學、經歷,更重要的是廣泛的「好閱讀」,而自然觀察也是一種閱讀。荒野保護協會就相當強調自然觀察能力,因此在各項志工訓練都安排自然觀察課程,我自己就深受其益。
你今天閱讀了嗎?一星期讀幾本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