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清晨,清華、北大、復旦都可看到學生大聲朗誦英文;台灣大學生卻在KTV裡嘶吼唱歌,兩相對照,令人擔憂。
像歌唱節目因為「反娛令」,紛紛季中喊停,讓整個產業急凍;最近反貪反奢運動影響下,公營企業減少投資、消費,連中秋禮都少了,許多商家叫苦。沒想到我們也受到影響,因為最近全民大劇團的舞台劇《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到上海、廣州演出,反應很好,可是新的禁令頒布,公家企業不能包票,間接影響到後面場次,真是可惜!不過也有人包了票卻不來看,形成票房爆滿卻留空位的現象,也讓人傻眼。
這種官方「一令既出、駟馬難追」的現象,想必讓我們的官員很羨慕,因為任何新政策都面臨排山倒海的壓力,加上立法院議事進度緩慢,說不過就是不過,想換院長也碰壁,久了就知道不能硬幹,得要兼顧人情世故,靠著手腕運作才有轉圜空間。
這場難得一見的高層對決,正面貢獻是讓民眾在最短的時間了解政治鬥爭,只是真不明白怎麼會變成全民收看的連續劇,整天新聞只剩這一條,都沒別的事可關心了嗎?
最近我服務的《今周刊》以大陸年輕人的工作精神為題做了封面故事,擔任《中國夢之聲》的導師期間也有相同感受,許多實習生光從學校到工作地點得要花兩小時搭車,卻不喊苦,工作積極,他們知道對未來的前途有幫助。
大陸學生必須出色,因為佼佼者才搶得到機會。我朋友好有一比,他說:清華、北大、復旦的清晨都可看到學生大聲朗誦英文;台灣大學生清晨也大聲喊,只是我們在KTV裡嘶吼唱歌。兩相對照,一邊如狼、一邊如羊,難免憂慮。
當然,大陸教育還是有他們的問題,像我們說隔代教養,大陸也有,而且更嚴重。周末看了鳳凰衛視《留守兒童》紀錄片,爸媽生下這些孩子後到大都市工作,由農村的爺爺奶奶養大,好幾年見不到面,因為交通費太貴,過年爸媽捨不得返鄉,寧可存錢供孩子讀書。孩子面對鏡頭談起爸媽全是思念,他們哭著說很想跟爸媽見面聊天,不忘請爸媽注意身體,要爸媽放心,自己會乖乖念書。而這樣的孩子在全中國約有兩千萬人,想了就心疼。
我常說「千金難買少年貧」,貧窮讓孩子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更爭氣。回家立刻想讓女兒看片、分享感動,正當口沫橫飛講到差點落淚,這小妞看了我一眼,淡淡一句「…那中秋節是要在家裡烤肉還是到外面吃?」我…我…
(稿費捐贈聯合勸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