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銀行整併,以及對私募股權基金、避險基金採取更開放的態度,能讓台灣經濟發揮毀滅性創造,促進台股還魂。
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近五十年來,近期散戶參與程度可能是最低,成交量與融資比率相對於市值,均處於歷史低點;若我們把這十年來的金融變化納入考量,這就不令人意外了。一九二九年股市崩盤後,大蕭條接著來襲,最後爆發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散戶直到六○年代才重返股市。在那之前,即使戰後近十年銀行存款或債券收益率均不及一%,但散戶仍願意把錢放在這裡。這與當前的景況十分類似。
要如何讓投資人重回股市?時間是其一。那批沒有十年、二十年前受傷記憶的新生代投資人,或許會重回股市。然而,我們也不必過度消極,運用好的政策及更現代的金融市場管理,也可改變歷史;而最需要改變的,是主管機關的心態。就我來看,「保持現狀」是主管機關制定政策的唯一準則。這當然可以理解,一如我過去提及台灣不穩定的外交地位,一旦發生金融變局,沒有IMF(國際貨幣基金)伸出援手,只能自求多福;加以還有一個時時等著台灣犯錯的惡鄰居在虎視眈眈。但是,這不能成為台灣金融產業故步自封的藉口。
擁抱現狀最容易,但其成本則是原地踏步、毫無進展。台灣政府總是支持根深柢固、不合時宜的管理政策,比方委託書爭奪戰。銀行整併已成業界笑話,多數外資機構投資人也盡量避開銀行股。不少朋友都擔心台灣會成為下一個菲律賓──一個曾經相當先進、國民教養極佳的國家,卻淪為亞洲區經濟的後段班。但我認為台灣與日本較為相似,讓日本陷入數十年經濟困境的主因,就是決策者一動不如一靜的社會文化所造成。日本和台灣最欠缺的,就是缺乏毀滅性創造的觀念和勇氣。
毀滅性創造是基於馬克思的原始經濟理論。儘管馬克思反對資本主義,但他卻比任何經濟學者都了解,財富累積和資本之間的牽動;我認為毀滅性創造是資本主義最深遠的分析之一。允許財富的侵蝕和資本的毀滅,才能讓較新、成長較快的產業,有浮出枱面的空間;資本報酬率太低的企業或產業,必須讓它們萎縮、倒閉,甚至整個消失;而這些垂死產業所留下的資金、人力資源和實體資本,才能被新一代的公司所運用。
如果你以為這個觀念是源自於西方的物競天擇,而不適用於亞洲社會,那可就錯了。事實上,有人認為這個觀念是受東方神祕主義所影響,特別是印度教裡,兼具毀滅與創造矛盾性格的毀滅之神溼婆。
要讓經濟發揮毀滅性創造最好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讓銀行整併,且對另類投資活動,如私募股權基金及避險基金等,採取更開放的態度。他們是極具毀滅性創造的最有效媒介,也有助於促進新產業發展、活絡台灣經濟,進而重燃投資人對台股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