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對個人、公司及社會都沒好處。上班族面對職場工作的思考,應以不加班為前提,透過有效率的工作方法,讓自己與同事都不加班。
許多上班族的行程手冊都密密麻麻,尤其最近企業大舉削減人員,業務量大增,加班時間變長,雖然很想在五、六點下班時間就離開辦公室、早點回家,但工作總是做不完,很難如願以償;即使事先做好計畫,結果卻無法如計畫順利進展,每天都加班,累個半死才回到家,稍微睡沒兩下,天就亮了,然後拖著疲憊的身體開始上工,又工作到很晚,陷入惡性循環,許多人因此悲觀起來,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或做事沒要領。
加班,往往對個人或對公司都沒好處,甚至是一種罪惡,最後還消耗社會的醫療成本,所以最好不要加班,而公司也要盡量不讓員工加班;但現實上,手頭已有很多工作,上司卻還分發大量工作過來,上班族都會想:「真吃不消,但加班到深夜大概做得完!」這樣都以加班為前提來思考,應該轉換成以不加班為前提。
要怎樣才能不加班而職場表現評價又不會低落呢?最基本原則是工作不要追求一百分,八十分就算完美。認真工作理所當然,但大部分的一百分是為了自我滿足而已,許多工作再怎麼拚命做,其實沒意義,反而影響其他工作,因此,如何適可而止顯得很重要。
首先接到工作時別馬上開始,給自己三分鐘,尋找最佳處理方法,那樣可能會省掉十分鐘的時間和勞力,亦即有個小空檔讓工作效率化,而不是埋頭蠻幹而已;其次尋找前例,那就拷貝、修改使用吧!借用前人的智慧也很重要;單純的作業讓電腦軟體來做就好,不要土法煉鋼。
我很喜歡小田和正的歌〈kirakira〉裡的一句歌詞,就是「明天的眼淚明天再掉吧!」工作也是如此,今天不做也行的事,明天再做就好,這是緊急度判斷,而非重要度判斷;若不緊急,就等有餘裕時再好好做就行。
削減不必要的作業、會議及工作內容,像出席每周都舉行的會議是否有意義?或有的數值要算出來很費時費力,根本沒什麼幫助,處於灰色地帶的工作很多,不要心存包攬做全部事或全部出席;許多動作在組織裡是很無謂的,不去做,沒人會提出問題,若被說了則道歉說:「不好意思,我忘了!」再象徵性做一下就好;除非自己特別感興趣或明顯與業務成績有直接關係以外,上司沒指定、沒拜託的事就不要做,非常想做則堂堂提案說:「這報告還能如此運用!」當成另一件工作做。
加班或工作量過多時,不要只是嗟嘆,應冷靜面對;若沒下屬分擔時,就逆向分包給上司,撒嬌拜託,讓他知道自己手頭工作多得做不完,甚至發揮演技小小生氣;但只顧自己,則評價會下跌;因此不想加班,也幫別人不加班,在別人繁忙時伸出援手,則會成為職場裡受信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