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我的朋友聊天,聊到如果自己是老闆,會想成為怎麼樣的老闆。因為我的朋友很特別,即便他是一個股票上市公司的老闆,他的成功不在於賺了多少錢,而是他的人才管理方式很另類,很吸引我,那個道理跟我教小孩很像。
朋友說:「我是老闆,我不會想讓我的員工跟我一樣,即便我已經很成功了。如果我今天應徵進來的人,他其實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比我更好,而我只是很自私的告訴他『像我這樣就好,這樣就很成功了!』那我豈不是埋沒人才。我想我做的是告訴他,我發現了他的潛力是在某個方向,我支持他,而且他會做得更開心。甚至讓他離職,去走他的路。有一天,他一定會用他的強項,回過頭來幫我的。我的員工,不一定是只屬於我的公司,只要能在我的行業幫上我一把的人,都算是公司職務上的一角啊!」
教孩子也是這樣,很多的父母都在自己的心裡畫出孩子的成功藍圖:「我告訴你,你只要這樣這樣做,就可以做得很厲害了。」或者是「要像爸爸這樣,就跟著我的腳步走就對了。如果你做到了,就跟爸爸一樣成功了!」成功可以複製,但是裡頭還夾雜著更深的道理。
作一道菜,按照食譜做,做出來不會相差太遠。但是中間可能火侯差個一兩分,調味調的輕重,讓外表或許是相同的一道菜,吃起來卻有迥異的風味。而這個火侯,和調味,甚至是擺盤的品味,是需要時間去琢磨和學習的,到最後卻也不一定是完全相同。
這好像其實有很多的人,最終在出社會之後沒有學以致用,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喜歡做什麼。因為從學生開始,只以考一百分為目標,但為了什麼要考一百分,就不是很確定。大多都是考不好會被打被罵之類的理由。
贏在起跑點和贏在終點,最近一直被拿出來討論。姑且不論是要贏在哪一個,還不如想想要用哪一個贏。贏是天賦,是熱情,是自己非常投入的事。贏對我來說,就是把自己熱情的事情做到最好。
教孩子做菜,也只是引發動機,引起興趣,長大之後也不會每個孩子都走餐飲這一行。但是經由和孩子一起做菜,讓他們建立自信,更認識自己的能力,分享生活中的人生道理。我埋下的是種子,或許這個種子要好多年之後才能看得出長成什麼,至少,他們慢慢找到自己對某件事的熱情。
最近國修老師留下一句讓大家都很有共鳴的一句話:「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孩子不需要跟隨我們的腳步,再好,只會跟我們一樣好,不會更好。就像我的朋友,替他的員工找出他們的強項,支持他們去做,我覺得更功德圓滿。孩子其實要跟隨的是自己的腳步,找出自己的天賦,比只是跟著成功的人後面走,要難多了。
就算跟飯店的大廚師學習,也要自己練習出自己的樣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