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讓志同道合的人才聚在一起搏感情、飆創意、實踐夢想,也在台灣發酵,漸漸打造出創意生態。
第一點,是他認為兩岸政府在努力打造文創園區的同時,需要了解創造環境和氛圍以吸引人才聚集飆創意、互相學習才是關鍵。
第二點,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所推動的創意經濟對英國社會的影響,不只喚醒年輕人對文創的認知與興趣,也讓父母肯定創意產業的正當性。
第三點,則是如何發揮社會的學習能耐,讓民眾同時成為創造者和消費者。
這些觀點讓我想起了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從「孩子的第一哩路——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到「三六八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以及從「恐龍藝術探索館」到「台灣動物昆蟲創意展」的演化歷程。
「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於二○一一年十二月三日走完三一九個鄉鎮後,已累積了八十萬名觀眾和二萬六千七百筆個人、團體和企業的捐款贊助;而「恐龍藝術探索館」在台北、桃園、苗栗、高雄和宜蘭也累積了一百多萬名觀眾。許多兒童和成人都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專業展演,他們未來都有機會成為生活創意人與文創消費者。
參加「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演出來自鄉村的團員,他們的父母因為親自體驗三一九現場演出的過程和氛圍,以及看到媒體的報導,終於肯定他們子女投入的表演藝術和社會創新是認真的行業。
如果我們有心把整個台灣打造成一座創意園區,那麼「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和「恐龍藝術探索館」確實形塑了許多大小不一的創意角落,讓志同道合的人才聚在一起搏感情、飆創意、實踐夢想。
雲林西螺的中醫師游熙明,從三一九的演出及其運作,領悟到社區發展必須建立交流平台,毅然決然地將自家的中醫診所二樓轉化為社區視聽室,提供社區居民接觸和欣賞藝術。
此外,簡志忠等幾位「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的原始發起人,隨團赴偏遠地區演出時,發現許多兒童課後缺少快樂學習的陪讀者,因此,結合各地愛鄉土、疼孩子的朋友,成立由吳念真擔任理事長的「快樂學習協會」,幫弱勢兒童課後輔導,以「孩子的第一哩路的精神,展開孩子的祕密基地工程」。
「三六八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也是在許多希望延續第一哩路精神的人士揪團,創意募款而催生的。即將上演的「台灣動物昆蟲創意展」,也是發揚「孩子的第一哩」精神,讓兒童、青少年換個角度看世界,快樂地向動物學習。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