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透過投入資源擴大賺錢規模,只好購併,這就是巴菲特做的事,或許,網路替代實體世界的發展,也到了轉變的時候。
不奇怪的原因在於,波克夏本來就持有很多報社的股票。當年他買《華盛頓郵報》,一直是價值投資的經典案例。長期投資,每個季度領股息,活得越久、領得越多,現在每次領到的股息,比原始投資金額都要多,配息率超過百分百了。可以實現這種投資回報的公司,就是像報社這種穩定收現金,又不用像晶圓廠那樣持續做重大資本投資。
在美國那樣大陸型國家,除了《華爾街日報》之外,沒有全國性的報紙,各地有自己的報紙,這就形成小型的壟斷市場。就算紐約那樣的大城市,商業活動超過多數國家,也只能有《紐約時報》與《紐約郵報》兩家報紙。
獨特的結構,確保廠商的收益,也就讓股東能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股神就愛這種壟斷型、穩定收現金的行業,所以股神加碼買,非常合理。
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傳統媒體敗給網路媒體已是無法逆轉的趨勢,連百年歷史的《新聞周刊》都已經吹熄燈號了,老巴還買用印刷機印、用人手分送的報紙,是不是得了老年癡呆症?
所有統計都顯示相同的事實,看報的、買報的、登報的,越來越少。而且上網越來越普及,這演化就越快速,命運之神已經判定報紙是夕陽產業。
前年波克夏買鐵路公司,買製造工廠,當時也教人猜疑,弄不清他葫蘆裡賣什麼藥,因為這都是貨真價實、磚頭型的傳統產業,不是製造夢想的傳播或金融,那種美國強項產業。當全球都把製造基地移到中國的時候,這種投資真的難以理解。
這幾個月,大家赫然發現,美國引擎重新啟動,種種跡象顯示,美國製造也有競爭優勢,真的會引發製造業鮭魚返鄉。美國工人有工作做,巴菲特的火車有東西可運,原來傻的是我們,這麼大的發展居然沒看到。
基於歷史的教訓,當巴菲特做了令人費解的事,不要懷疑,通常是我們弄不清楚狀況,而不是他該吃藥。
想起台灣有類似案例,十幾年前剛開放電台申請,有學弟參與南部某個電台籌設。當時聽他講,廣播電台雖不起眼,不像電視台那麼搶手,可是很賺錢。忘了是五千萬元股本一年賺三千萬元,還是三千萬元股本一年賺五千萬元,總之比電子業的「毛三到四」好非常多。
這個行業,很地方性的,台北上班族聽的愛樂電台,過了淡水河收訊就差了;南部講閩南語的電台,內容會讓台北人覺得新奇得很。加上電波頻道有限,形成自然寡占,只要不亂搞,就是印鈔機。
缺點是,獲利率雖然很高,但是賺的錢無法透過投入更多資源來放大。如果幾千萬元無法填飽的胃口,只好用購併的方式,這就是巴菲特做的事,買啊、買啊,多買幾家,來滿足他賺錢的慾望。或許,網路替代實體世界的發展,也跟產能外包這趨勢一樣,到了轉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