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拉日本一把,最簡單的策略是讓日圓回到日本最舒服的位置,什麼是日本最舒服的位置?95、100或105日圓兌1美元都有可能。
大家對安倍的暴衝看法兩極,我感受最深的是「日圓先生」榊原英資先後接受《財訊》雙週刊、《今周刊》及《經濟日報》三次訪問,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非常不看好安倍經濟學,他在《財訊》雙週刊的訪問中說,他手上的資產只剩債券,一張股票都沒有。
榊原一改過去看衰世界經濟論調
不過榊原從《財訊》雙週刊到《今周刊》,直截了當看衰安倍的看法,他在二月二十六日接受《經濟日報》訪問時,語氣溫和很多。首先他修正未來六到十二個月之內,日圓匯價應該會維持九十至九十五日圓兌一美元的價位,不至於貶破一○○日圓關卡,只要日圓維持目前價位,就不會有太多問題,也不會衝擊到日本消費者與企業,更不會引發亞洲貨幣大貶值。他還預測日圓長線的區間,已從七十八至八十八日圓上移到八十八至九十八日圓的箱形區間。
比較難得的是,榊原一改過去看衰世界經濟的論調,他從對股市逢高都是賣點,全球經濟看不到春天,如今改口說,今年全球經濟表現會優於去年,可以說是復甦之年。雖然不知道復甦會持續多久,不過全球復甦的經濟環境,日本會受惠。
榊原對景氣轉好的判斷轉折:「一年前還無法預測到經濟好轉的速度會加快,景氣是從去年秋天開始回溫,美國從○八年雷曼兄弟破產後,資產負債表的問題持續多年,但已逐漸改善。」榊原去了一趟美國,發現美國人對美國的經濟成長非常樂觀。至於歐債的問題,榊原也一改過去的悲觀,他認為去年此時,大家還在擔心歐債的問題,但自從歐洲央行大量注入資金到市場,他也直言歐債危機過去了。
榊原英資先生一向直言敢言,我長期追蹤他的觀點,從元月接受《財訊》雙週刊專訪,二月初接受《今周刊》訪問,到二月底又接受《經濟日報》訪問,也許是他去了一趟美國,接受到美國景氣好轉的洗禮,讓他對世界經濟變得樂觀,也不再直言力斥安倍經濟學是「泡沫」。
▲日圓強力貶值,帶動汽車、家電等外銷廠商股價大漲,日本經濟開始擺脫頹勢。(圖片來源/達志)
大前研一認為日本QE已逐漸看到成效
大前認為安倍政府已得到美國政府支持,大家都希望日本在將近二十年的不景氣之後,經濟可以復甦。大前判斷日圓貶到一○○以上應有可能,這點看法與木神原不同。大前判斷的是「過去幾年日圓最高升到七十八,最低貶到一二○,因此,取中間值九十至一○○日圓是合理價位。
至於日圓貶值是不是會造成亞洲貨幣全面競貶,大前認為不會。他認為要看各國經濟成長的本質,東南亞各國仰賴外國進口原物料及設備,內需市場為重,出口產值不多,因此,貨幣貶值對東協國家不利。再加上東南亞國家勞務出口,國外的勞務所得匯回國內,所以,不會帶起貶值效應,反而是台灣、中國、韓國以出口為主,受到貨幣貶值影響較大。大前直指,真正需要貨幣貶值的,是台灣及韓國。
大前也認為安倍二%的通膨目標值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政府有很多工具抑制通膨,木神原與大前兩人共識最高的是,安倍這次請回了亞洲開發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出任日銀總裁,大前認為黑田會打破過去日本央行專管金融,不配合經濟發展政策的舊思惟,並且,取得美國及主要經貿對手國家的充分諒解,推動有利於日本的政策。
從榊原與大前兩人對安倍的看法,榊原從高度質疑,如今逐漸認同;大前則高度認同安倍的政策,但他們兩人在國際戰略上著墨都不多,只有大前提及日本已取得美國的支持,這是很重要的觀點。
日本從去年第四季開始蛻變,自一九九○年以來,日本經濟一蹶不振,日本股市每年的表現都是敬陪末座;但是去年十一月日本股市在安倍揮舞指揮棒後,開始出現巨大轉折。去年下半年,日經指數一直都盤旋在八五○○點上下加減三百點的區間,但是十一月起從八四八八.一四點,跟著日圓狂貶,日經指數到三月五日又創了一一七七九.四二點的新高紀錄,日經指數在一三年以來的漲幅高達一三.三%,在亞洲僅次於菲律賓,這是很可怕的紀錄。
假如從一二年以來的全球股市表現來看,過去一年多,全世界只有菲律賓、泰國股市漲幅超過五成,另一個是深圳B股轉H股計畫,造成深圳B股大漲四九.八%,日本大漲三七.二七%,在全球也是佼佼者。而日經指數的漲幅全是在去年十一月以後所創造出來的,從去年十一月以來,日經指數大漲三八.八%,可見日圓貶值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有多麼重大。
日圓貶值 對日企帶來的短期效益頗大
原本奄奄一息的家電、電子集團,像索尼從七八五日圓爬上一五五一日圓,松下從三七六日圓漲到七八一日圓,也都漲了一倍,至少可以喘一口氣。可見,這一波「安倍經濟學」,一口氣讓日圓從七十七.一三三貶到九十四.七五一日圓後,一度拉升回到九十一至九十二日圓之間,目前在九十三.五三日圓盤旋,可以想見,日圓貶值對日本企業帶來的短期效益何其之大。
我們回頭看看日圓的歷史,日圓在二次大戰後從三六○兌一美元開始,日本從戰敗國,慢慢讓經濟復甦,到了一九八五年《廣場協議》之前,日圓來到二六三.五兌一美元,到了《廣場協議》之後,日圓開始快步升值。到了九五年,日圓狂升到七十九.七五兌一美元,這是日圓真正的主升段,也是讓日本陷入泡沫危機最主要的推手。
九五年之後,日圓的升值已進入末升段,最後的一段升值出現在一一年日本三一一之後,大家原本以為日本地震、海嘯、核災齊來,勢必重創日本經濟,日圓勢必狂貶,沒想到日本人把海外資金匯回國內救急,又讓日圓升到七十五.五八才停止。
假如以日本小泉純一郎(○一到○六年)的五年任期為基準,小泉之前有十二任首相,小泉之後有六任首相,加上小泉本人,總共有十九任首相,大家無不努力拚經濟,每位首相都想盡辦法要讓日圓貶值,但都不得其門而入。日圓總是升多貶少,但是到了安倍,為什麼變得不一樣,這其間最大的轉折,應是美國改變了態度。
安倍有美國加持 背後有中國崛起的背景
中國從經濟小國翻身變成經濟大國,如今市值坐七望八兆美元,已達美國的一半,中國與美國變成全球G2兩大強國。以美國的國際戰略,中國崛起,美國勢必把過去戰略布局的重點從美蘇爭霸,制衡歐洲,坐鎮中東、中亞,到重返亞洲。
在希拉蕊當國務卿時代,她努力穿梭東協國家,東協各國經濟奮力擺脫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襲擊,美國加持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國急欲在中國的外圍增加更多堅強的盟友,這是美國重返亞洲的重要大步,但是真正夠實力,能夠抗衡中國的則非日本莫屬。如果日本經濟一直一蹶不振,一直失落下去,中國獨大,對美國威脅勢必大增。於是去年下半年,突然出現一齣微妙的釣魚台戲碼,這是美國重返亞洲最戲劇變化的起點。
美國要拉日本一把,最簡單的策略是讓日圓回到日本最舒服的位置,什麼是日本最舒服的位置,我認為九十五、一○○或一○五日圓兌一美元都有可能。這次日圓從七十七.一三三口氣貶值到九十四.七五一,只是日圓貶值跨出的一大步而已。在這個區間,日本企業先進行調適,看看情況好了多少;另一方面,也審視一下日本貿易對手國適應的情況,再決定日圓下一波貶值的方向。換句話說,日圓仍看貶,要到日本經濟真正好起來為止。
要看美國拿日本牽制中國的戰略,下一個戰場,會從釣魚台拉到亞洲開發銀行總裁這個位置上,安倍將黑田東彥請回日本擔任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的辭呈三月十八日生效,亞銀理事會必須重選新總裁。這幾天,《亞洲華爾街日報》就出現一篇題為「日本擔心中國搶奪亞銀行長」的報導。
亞銀總裁從一九六六年成立以來都是日本「世襲」,總裁都由日本財金官員擔任,黑田就當過日本前大藏省財務官,日本把持了近半世紀的亞銀總裁,這次恐怕面臨中國強力挑戰。《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已著手競選下一任亞銀總裁;但中國也加強備戰中,中國在亞銀的投票權有六.一五三%,日本則有一四.四七七%,中國若要取得亞銀總裁,必須拉攏其他擁有投票權的國家,這其中印度、澳洲、印尼、美、加、韓、德各國都有四%以上的影響力。因此,日本與中國下一輪的爭奪戰,恐怕會在亞銀總裁上面又一次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