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Fed可能提早結束QE的反應或許會延後出現,「遞延」時間以「年」為單位,這種情況對債市不利,但對股市絕對有好處。
美國聯準會(Fed)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的部分決策委員建議要提早結束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讓金融市場彌漫著恐慌的氣氛,也讓美股和台股連著大跌二天;但二天後,這兩個市場又快速反彈。
QE提早落幕表示利率將要開始上升嗎?非也!事實上,早在去年九月柏南克宣布實施QE3後,美國利率就開始上揚。其次,即使QE結束代表利率上揚,但對股市也未必是壞事。美國債券和股票指數自二○○八年落底翻揚至今,漲幅幾達一倍;長期而言,利率下跌與經濟成長的大環境對債市有益,對股市也有利。直到去年,全球或多或少都擁有這樣的大環境,尤其是美國。
就債券投資來說,最好的情況是,投資人取回原始投資資本,再加上固定的利息。反觀股票,公司在扣除利息及其他固定債務後,股東還享有公司的剩餘收益。因此,儘管利率走升都不利於債市或股市,但如果利率走升是伴隨著經濟成長,股市的反應會比債市來得佳。
就長期而言,債券和股票朝同一方向變動,但短期內這兩個市場的變動卻剛好相反。若在當前惡劣的經濟大環境下,利率走升是基於經濟復甦,這將不利於債券,但對股市或許還是有利的。
此外,一旦債券價格下跌,一些資金──這裡指的是非常龐大的資金,全球債券市場規模是股市的二倍──將流向股市;這也是為何短期這兩大資產會朝相反方向變動的原因之一。
至於QE3實施後,為何利率不降反升?這個現象有違直覺;通常經濟體系中,資金愈多,利率應該愈低才對。但央行挹注的流動性,不盡然會增加貨幣供給,如果銀行不願放款,央行挹注的資金就不會產生乘數效果;而銀行若無利可圖,當然就不願放款。所幸現在美國銀行的放款已經開始緩慢成長,全球部分國家也有類似情形。
有兩大關鍵與銀行的放款意願有關:利差和呆帳。如果Fed在極度疲弱的經濟體中挹注資金,銀行的利差受到擠壓,且呆帳風險遽增,放款自然不會增加,貨幣供給也沒有理由成長。當前長期利率正在上揚,應該是基於通膨預期上升所致,這要拜Fed及全球央行的大量QE所賜,這終於讓銀行有了放款的動力。此外,放款淪為呆帳的風險也在下降中,這更激勵銀行積極承作放款業務。
Fed的行動愈來愈無關緊要,目前銀行放款似乎正在復甦,貨幣供給也可望開始成長。市場對Fed可能提早結束QE的反應或許會延後出現,就好像當初開始刺激貨幣供給成長時,其成效也是遞延反應一樣。而這裡所說的「遞延」反應,是以「年」為計算單位,而不是月或周;這種情況對債市不利,但對股市絕對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