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對今天的產業競局,用的是昨天的應對策略,而且是由前天的經企領導層帶路,這真正是最危險的事!
我們過往起家的憑藉一向是效率思惟與重視成本抑減。長久以來,「儉腸揑肚」的節儉習性,已內化成我們的深刻基因。平常我們日日生活其中,不太察覺。其實不論餐飲小吃、交通、醫療……,比起其他開發國家,台灣相對既優質又平價。重視效率/成本的國民性格,好處是台灣全島成為日本、香港、星馬、歐美等世界各地遊客心目中,「華夏地區優質生活樂土」的首選。
不只生活面向,我們龐大的代工製造「效率經濟」也一度發展極致,成為世界級的規模。但效率思惟的缺點呢?台灣的「效率經濟」、「優質平價生活」是成型了,可是「創意經濟」發展格局卻一直進化遲滯。
不利形勢已逼到眼前。世界數一數二的品牌公司亞洲地區供應鏈頭號守門負責人親口向筆者表示,台灣電子業系統廠(品牌廠、製造廠均然)逐漸縮退疆域,連零組件供應鏈地盤也逐漸被陸廠攻入。台商零組件廠對他而言,供應比重漸降;代之進入他採購名單、且供應比重日增的是中國企業。
局勢的危機如此,但台灣多數的企業策略與政府產業政策,卻不少還留守「效率經濟」時代的思惟,「創意經濟」的具體作法仍未徹底落實。我們現在的危局是:面對今天的產業競局,用的是昨天的應對策略,而且是由前天的經企領導層帶路。這真正是最危險的事。
台灣產業的當前挑戰,正在於用「效率經濟」的領導與戰略,去打「創意經濟」的全球戰爭!不言而喻的危殆局面令人驚懼。
「效率經濟」時代奮力追求生產條件的比較利益(如TPP、FTA、免稅特區等政策)、強調規模經濟/範疇經濟原則,設立專案經理,熱愛嚴謹「流程」。能耐與功夫的底子是理性知識(Logos),講究製造技藝的技術深度。領導階層出身技術官僚治理,相信要做應該的事,且要做得有效率Cost Down,總是強調「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但是「創意經濟」調子不同。創新事業喜歡著落在具生活/生態條件比較利益的創意城區,強調「感度經濟」原則,設立另類思考(Think Different)的主創人與製作人(Creator/Producer),熱愛簡潔直接(Insanely Simple)。能耐與功夫的底子是美學感性(Pathos),講求風格技術以及美藝/設計豐饒度。像蘋果對三星的專利侵權控訴,對「設計專利」的著墨,比起「軟體技術」的交鋒只多不少!
創意經濟領導階層極聚焦顧客體驗與人機介面的直覺性操作設計,相信一定要鼓勵同仁做真心喜愛、有內在熱情的工作,且將之做出高附加價值Value Up。這種領導層,了解創意組織的事業固然要「精於勤」,但更鼓勵同仁「精於嬉(serious play)」。台灣經濟現下的主流思惟又是如何呢?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