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想看,所以看見!
因為我們想看,所以看見!
發現生活美好的基本配備:
有一顆好奇開放執著的心、肯走肯動的雙腳、不甘寂寞的眼睛。
只要心裡有想要收穫的念頭,全身的感官就會傾力出動,「搜索」的雷達開始啟動,蛛絲馬跡就不容易錯過,連帶地小小的快樂也容易被放大,小小的幸福更容易深刻感動!但前提是,需要培養感受幸福的能力,同時需要鍛鍊發現美好的眼力,必須擁有一顆開放好奇的心,才能心之所欲,行之所趨。
緩慢,是發現美好的第二項要點。美好事物總是需要有點耐心的,用走的、用騎的,唯有放慢速度,才能在一點一滴中擁有比較踏實的感受。感官的啟動是需要預熱的,心情的暖度是需要持續累積的,擁有了緩慢,這一切的感動才能水到渠成。多了點時間的醞釀,知識的豐厚才能積累;加了時間的等待,才能發現最美的瞬間。
「妳在看甚麼?」時時刻刻這樣問自己!「我在看這世界的美好!」時時刻刻這樣回應!久而久之,它形成了自動模式,在睜開眼睛的剎那啟動,閉上眼睛時修整,我們總得讓自己有雙敏銳善觀的眼睛,因為我們靠著它發現世界,啟動視界,找到識界。人間處處是溫情、凡塵樣樣皆可得,止,歸於無心無眼!
保有一顆好奇的心,時時想找樂子的興致,自然會有躍躍欲試的衝動跟豐厚的收穫。培養善感的靈魂,喜則該喜、悲則該悲,自然地感受環境對情緒的衝擊,或許容易受傷、或許遭受挫折,但是這也是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一種途徑。對環境易感,才不會對生活冷感;對生活易感,才不會對人生無感。
感受越多,收集的資料越廣,它就可以找到一份規則,容易找到聯結。在每一次地不經意中,發現所觀察的事物跟所學過的產生連結,就會有種恍然大悟的美好感受。「原來是這樣的啊!」很喜歡這句話,這代表著自己時時刻刻將所遭遇到的疑問放在心底,而非遺忘。
某一個偷閒的晨間午後,去逛了台南的永華宮,這個位於柱仔巷內的永華宮是「全臺開基」,指的是台灣第一座的意思。這裡供奉的是廣澤尊王(郭聖王),又名「保安尊王」。當我聽見「保安」這兩字,其實想的是「保安宮」,將這個疑問提出給廟裡幫我簡介導覽的先生才知,這兩者是不相同的。
一般保安宮指的是「保佑同安」,不一定信奉廣澤尊王(註)。不聽不知道,原來台南的「做十六歲」習俗也跟廣澤尊王有關,因廣澤尊王十六歲成神;另一說法這成年禮習俗是因五條港苦力而發展出來的。不管哪個緣由,十六歲代表成年,是小孩跟大人之間的分界,以前只有男孩子,現在則包含男女。而廟名為「鳳山寺」的都是祭祀廣澤尊王,是屬於福建泉州三邑鄉土信仰。
那為何又叫做「永華宮」?因為這是在明永曆十六年,鄭成功諮議參軍陳永華隨軍恭迎來台的的正身廣澤尊王,這也是台灣最早的「軟身」廣澤尊王金身。清治時期(1750),信徒欲重整廟宇,為感念陳永華的政績,故命廟名為永華宮,裡頭也供奉陳永華的神像。
陳永華為鄭氏時期,台灣政治文教最主要的主持者,舉凡經濟(軍屯、煉糖、鹽滷曬鹽)、文教(孔廟、學校、科舉、原民漢化)、治安(保甲制度),都有他的一份功勞,有「鄭氏諸葛」之稱。在民間則相傳他化名「陳近南」,開創清朝的秘密組織天地會(洪門),策劃反清活動,所以永華宮也有反清復明的暗號喔!
一次簡單的出遊,聽到了故事,學到了知識,連結了所學,真的很棒。要收穫真的不是件難事,只要有心去做、有力去行、有眼去察,任何一切,都可以從中找到美好。生活可以簡單,但是不要平淡;人生可以平順,但是不要乏味。探索是種技巧,找精采不難,有心有願就有力,學習就在生活裡。
﹝註1﹞廣澤尊王的「保安」二字,為清朝穆宗同治九年,以尊王神靈赫濯、息逆亂、沛甘霖、袪瘟疫,故加封「保安」,敕飼祭瑩。(資料來源:南安詩山鳳山寺保安廣澤尊王史記真經)
﹝全台開基永華宮﹞:廣澤尊王 塑像特色&相關名詞
「軟身」:指神像非全固定式雕像,身體的關節為可以轉動,廣澤尊王的手指是可以活動的,跟一般金身塑像比較不一樣。
「大眼」:睜眼看不平,四海見苦難,扶平救難,這是神像中非常特別的。
「垂腳」:傳說中是成神時被母親拉住一腳,原本盤腿狀變成一腳盤起一腳垂地,一說法是指成神也要接觸人間,對人間著地才能體察民情。
「十三太保」:廣澤尊王的十三個兒子,有一說法是他的十三個分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