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早已有藝文社會企業成功的模式,台灣現在才開始正視,雖然晚了些,但總是希望的引擎。
這不也就是台灣必須自我反思的警惕嗎?所幸台灣已經開始正視藝文社會企業。今年一月十六日,國藝會、政大、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舉辦的「二○一三藝文社會企業發展論壇」,雖然晚了些,但總是希望的引擎。
早在一九八二年,現任丹麥文化部長Uffe Elbaek 在擔任社會工作員時,應用戲劇的專長說服在街上遊蕩的男性少年,創辦街頭藝術節;他承諾在街上表演默劇雜耍等專業特技,必會吸引他們喜歡卻不敢追的女生之眼光。Elbaek深知,學習特技需要體力、紀律與毅力;創辦藝術節,必定學會創意發想與創新執行,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果然,當這些青少年再度回到街上時,已經脫胎換骨,成為具有專長的自信青年。從街頭節慶的啟動,演化成凝聚力強、進取心高與充滿希望的團隊。他們積極創辦文化雜誌,成立舞蹈俱樂部與戲劇社等。他們也從事單車送貨服務,成立多媒體公司,創製更多的藝術節。不能自給自足的計畫,得靠自己親自去募款;在執行過程中,也學會了會計、財務管理、溝通以及向政治團體和媒體推銷他們的觀念。
這些青少年燃起了進修的內在動機,卻又懷疑大學到底能教他們什麼。聽出這互相矛盾的需求之後,Elbaek決定創辦在地扎根、國際導向的KaosPilots學校。不到二十年,這所以培養社會創新領袖人才的商管大學,已經在歐洲開枝散葉。
比KaosPilots更早的是,六八年Bill Strickland在匹茲堡成立教育兒童藝術的手工藝同業協會,學歷史也愛陶瓷的他,提供平台讓城市的弱勢兒童找到了發揮創意的管道。現在這個擁有一百多名員工的藝文社會企業,透過師徒關係的關懷與教學,孩子不僅學會一技之長,也發現學習學科的樂趣與方法。這些兒童未必會成為陶藝專家,但是卻可以應用所學,在夥伴關係的企業找到工作。
這個模式成功之後,進一步因應個別產業與失業窮人的需求,成立了職訓所。九六年,Strickland因這些藝文社會企業的成就,而獲得無條件要求的麥克阿瑟天才獎五十萬美元肯定;有趣的是,他的獎項是屬於經濟發展。
這是以藝術教育啟動的社會企業成功案例,值得台灣借鏡。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