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可嘗試發展國際通路補助專案,讓台灣產業可藉由國際通路布局進一步補強產品力。
台灣實質薪資近三十年來從正成長到負成長:○一年(新台幣四三六七二元)比九一年(新台幣三四八二九元)成長一.二五倍;一一年(新台幣四二六六四元)卻比○一年衰減二.三%。同期間韓國成長六二%、新加坡成長三八%、香港成長二三%。
近十年來台灣貿易條件惡化,出口物價指數下降、進口原料貴;台灣製造業占世界出口的比率下降:從九○年的二.六%降到○七年的二.二%。還好一○年回升到二.四%;但韓國則從二○○○年的三.三%,一○年升到四.一%。
這些狀況發展都在警告我們,台灣產業在全球位置與亞太地區的日益邊緣化!這幾年來政府的產業政策與企業CEO們的經營策略布局是否有問題?值得我們仔細思考。
附加價值下降之對策,技術、品牌投資固重要,但通路投資也不能忽視!
台灣產業政策和企業策略很重視技術力和品牌發展,但缺乏對「通路空間力」的概念與政策,發展品牌國際巿占率事倍功半。
像hTC、華碩等企業的產品力、技術都不錯,台灣的生產效率、物流、倉儲等管理也都不比ZARA、UNIQLO弱。但hTC、華碩卻尚未開設像蘋果、ZARA、UNIQLO等知名品牌旗艦店,以發展巿場空間穿透力。台灣資通業對通路空間國際化操作手感實務經驗較不足,對通路空間力的切身體認感可能也還未到位。
ZARA、UNIQLO的產品力其實也只是差強而已,其跨國市場占有實是藉由通路空間力烘托而成。
政府的政策對品牌發展協助已試行有年,實可嘗試發展國際通路補助專案,讓台灣產業可藉由國際通路布局進一步補強產品力。
特別是手持裝置產業,現在很多手持裝置,的確是「科技」產品,當然要看重「知識含量」,需要產業技術政策的支援。但不要忽略,這些手持裝置幾乎都是要經由「零售業」販賣的「消費財」,消費體驗是影響其採購決策重要因子。
而所有消費者的體驗都是一個「空間事件」,他們最早的試用、體驗,就發生在這些品牌旗艦店裡的「零售空間」中。
旗艦店空間的atmospherics與visual mechandising設計因子,舉凡燈光、色溫、建材布置、動線、展示、坪效規畫等,皆非科技人長處。
當年蘋果要開旗艦店,賈伯斯是多方設法,挖角曾任GAP與J.CREW兩家服飾零售連鎖執行長的德萊克斯勒當蘋果的董事,因為後者可以協助他制定「零售策略」。
我們很懷疑這些字曾出現在台灣科技業者策略書及政府政策規畫文件中。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