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房價與紐約曼哈頓相仿,政府無法成功壓抑房價上漲,也該讓台北市居住品質具有亞洲首都城市的水準。
一九八八年,一本英國雜誌的封面仍深植我的腦海,說的是日本房市泡沫的故事。封面放了四張可用十萬英鎊購買的物件圖片:蘇格蘭城堡、美國獨棟三層樓房、倫敦的破舊套房,以及東京的一間廁所。
雖然台北市的不動產還沒漲到如日本般的程度,但如果全球持續進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或是中國資金開始流入台灣,台北市的房價恐將繼續攀高。
台灣政府一直竭盡所能地壓抑房市需求,以免房價更進一步上揚;這雖可以理解,但坦白說,限制台北市不動產的需求,完全起不了任何作用;既幫不了那些想要在台北市購屋的人,也無助於不動產開發產業(然而這個產業卻可以提供可觀的就業機會)。甚至,對於改善台北市本身的實體居住環境也沒有好處。
另一個有效抑制房價的手段是提高供給量,但政策上不但沒這麼做,反而在緊縮供給,例如停止公有地拍賣、都更阻礙重重。
IFRS(國際會計準則)已經上路,更影響到不動產開發商的建案融資;小型建商無法再依完工比例認列獲利,資產負債規模勢必要擴大才行。另外,政府刺激供給計畫——開徵空屋稅,也胎死腹中。
不動產或許是最仰賴政府法規的產業,從建照許可、容積率、基礎設施和房貸成數,都受到政府的監管。首都的外貌或許是最能顯現政府效能的表徵,因此都市更新的必要性是毫無疑義的。
信義、大直和內湖是都市發展計畫的範本,這些地區建物的品質,應該是全台,甚至全台北市最好的了。
有了這些正面案例,政府就應該加把勁,拆掉台北市滿街老舊、危險及醜陋的建築,興建具有公園、停車場等多功能設施及高品質大樓。
不動產開發商本身也應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不動產的發展方向應將奄奄一息、枯萎的地區,轉化為讓大眾生活、工作、購物和玩樂的繁榮空間;進而使用更具效率的材料,建造冬暖夏涼的綠色建築。
最後,政府也應該鼓勵,而非限制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要改善不動產的品質,有實力的單一業主將是重要關鍵。
台北市是全球租金收益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因此,降低台北市居住成本的好方法之一,就是增加出租不動產的數量,而壽險業者是極少數能滿足這項需求的公司。
這對壽險業者也有好處,他們可因此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來源,減輕其長期保單虧損的包袱。
數十年來,台北市不動產開發的相關基本法規不曾大幅修改過,當在台北市生活的人們,得支付和曼哈頓相仿的房價時,政府也該讓台北市的居住品質提升到與亞洲其他首都城市一樣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