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希望大家努力轉「憂」為「優」,如何以優質結果導向的行動,「憂」民所「憂」,才是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
嚴格說來,麥克法蘭不是電影人,也不是演員,雖然他在自己編導和製片的電影「熊麻吉」中擔任主角的配音,但終究不是電影明星。
學院想借助麥克法蘭在電視界的創新成就和知名度,來提高典禮的收視率,但更重要的是,買票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越來越少。不僅電視,連手機和平板電腦,都在拉攏觀眾。這才是焦慮的根源,典禮的製作人認為,與其影視對立,不如藉此縮短鴻溝。
不僅電影從業人員焦慮,一般美國人也在經濟不景氣、對未來不確定和對現實生活不安的三重壓力下產生焦慮,連年輕人也對未來的退休生活備感焦慮。
根據皮尤(Pew)研究中心的研究,現在美國人的退休焦慮達到歷史新高,超過一半的三十六歲到四十歲成人,擔憂沒有足夠的存款能夠度過未來的退休生活,因而必須更加努力增加資產,來貼補政府社會福利的短缺。可是,經濟不景氣則又增加他們害怕失去穩定工作、穩定薪資和蓄積資產的焦慮。
加州洛杉磯分校的研究者也發現,現在的大學新生比以前的同儕更感焦慮。有些評論者認為這種焦慮是大學教育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就業市場的關係,但也有人認為,這是整個美國的問題。
美國一年因焦慮而支出的相關費用,包括醫療費用和生產力的損失,大約三千億美元。在九七到○四年之間,美國人花在抗焦慮藥物的費用增加一倍多,從九億到二十一億美元。
焦慮的來源也包括因工作或求學關係,需要移居他地或四處奔波而減少親友當面支持。如果據此過度依賴社會媒體交友溝通、尋求支持,則焦慮可能不減反增。臉書上的朋友太多也會感受焦慮,尤其當自己的上司、父母也加入臉書時。弔詭的是,根據《時代》雜誌調查,八四%的人承認不能一天沒有手機的焦慮。
台灣的學生更慘,功課、考試、就學和畢業後工作難找的壓力,以及整個社會的焦慮氛圍都會影響他們的焦慮感受。
一二年「台灣年度代表字大選」的結果,「憂」占鰲頭,反映台灣已經進入焦慮的年代。美國人憂慮的原因台灣都有,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馬總統在平安夜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轉「憂」為「優」,口說容易,但要如何以優質結果導向的行動,「憂」民所「憂」,才是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