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家門口,堆了好幾大袋的垃圾,等著清潔阿姨來處理,原因是,平凡姐妹房間做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往往,只要是平凡爸帶著兩姐妹整理過的房間,下場都是如此,所有的「贅物」一律送人、二手回收或丟棄,只留下必要的、需要的在「房間裡」,而且「只准留一個」。
看著那一袋又一袋的垃圾,不外乎是一些便宜但不好用的文具、小孩總是拒絕不了的各式小卡片、女孩子們難以抗拒的各種畫冊、娃娃、髮飾,以及許多多餘的包包、袋子和廉價塑膠小玩具。
面對這些「被丟進垃圾袋」裡的完好物品,平凡爸一樣一樣問:「這是那裡來的?」沒有一樣是平凡爸媽買的,其中60%是平凡姐妹自己用零用錢買的,或者和同學交換回來的,另外40%,像是好幾個鉛筆盒、好幾個橡皮擦、好幾隻尺或幾盒色鉛筆……都是親朋好友在各種狀況下送的,或是,訂羊奶、參加各種課程和活動送的。
「免費的最貴」,平凡爸在實做的過程中,讓姐妹們體會,免費收進來的許多東西,或是便宜買進的許多東西,最後要付出更高的整理成本和心理壓力,這是多麼昂貴的代價,
這還不包括,平凡爸媽暫時還無法和孩子們溝通的「坪效」成本(機會成本)。
在放手讓孩子享受過絕對的自由,也讓她們切身體驗自由後要付出的代價,平凡媽相信孩子們慢慢會了解,「擁有太多」的過程其實並不見得幸福,反而可能增加痛苦。也因為這個過程和結果,平凡家的零用錢制度,再度從完全的信任轉換到完全的管控-不只暫時停止所有零用錢的發放,更暫時沒收了姐妹的存錢筒,直到她們能夠養成「不多買」及「立即收納」的好習慣後(雖然不能自己買東西但是親友還是會送東西,讓她們練習取捨和收納),再把存錢筒還給她們,同時恢復零用錢制度。
這期間,原本靠零用錢制度培養和維持的生活習慣,就變成「平凡爸媽百分之百監控和輔導」下的「照表操課」。
平凡爸媽很常採用「極端策略」來教育兩姐妹,因為我們相信,唯有享受過絕對的自由,再被嚴格的控制後,才能真正明白自由的可貴。而這控制和自由之間,目的只是幫助姐妹們養成人生需要具備的良好習慣,在平凡爸媽的認知下,這就像品格教育一樣,是父母必須負起完全責任的重要人生功課。
@關於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本書父母一定要看。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大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