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健保修法的功能是移轉社會資源,以維持既有醫療品質。對於過去健保制度形成資源浪費,幾乎沒有提出有效對策。
台灣的健保制度雖然曾經享譽全球,但目前已是危機重重,十足的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如果再不改革,恐怕難以持久。而這次徵收補充保費方案,只是解決短期財務危機,還有其他多項危機亟待解決。何況就長期而言,補充保費方案究竟是解決健保危機?還是加重危機?恐怕也待觀察。
如果將全民健保視為社會福利制度,那麼它的政策目標,就是保障全體國民,無論貧富都有相同的醫病權利。至於全民健保制度是否實施成功,端視它能否有效整合社會資源,滿足上述政策目標。
所以觀察台灣的健保制度是往上提升?還是往下沉淪?不妨觀察健保制度是否有效使用社會資源?還是浪費社會資源?資源耗費越多,就越難達成全民有相同醫病權利的目標;否則就得投入更多社會資源,收取更多補充保費,從而帶來更大社會負擔,終有一天得面臨制度解體危機。
綜觀去年通過的二代健保修法內容,主要是增加保費收入,也就是這次健保機關據以提出的補充保費方案。它的功能是移轉更多社會資源,以維持既有的醫療服務水準。至於過去健保制度形成社會資源浪費,則在二代健保改革方案中,幾乎沒有提出任何完整或有效對策。
這些資源浪費問題至少包括:病人重複看診消耗醫院人力及物力、醫師看診量過大難以維持醫療品質、健保給付制度扭曲醫院經營方向,甚至扭曲醫師的職業生涯選擇,導致某些領域的醫師人才荒。
換句話說,二代健保的改革重點,其實沒有放在改善醫療資源耗費,而是放在增加收入,追求更多資源挹注,這個改革重點無助於健保制度往上提升。非但如此,補充保費的收取方式,還可能造成社會資源消耗,帶來往下沉淪的危機。
健保局日前指出,對利息收入收取二%的補充保費,估計一年可收到九億元。但銀行公會則估計,銀行每年收取九億元補充保費的作業成本,將高達二十七億元。
有人質疑銀行公會高估成本,但即使高估,實際成本恐怕也十分可觀。因為補充保費是針對所得收取,故其收取成本必然和所得稅相似,但補充保費的費率只有二%,遠低於綜合所得稅約一四%的有效稅率。
所得稅固然有縮小貧富差距的優點,但最大的缺點,就是稽徵成本高,耗費社會資源多。但如今健保補充保費的每元收取成本,則約為所得稅的七倍,其耗費社會資源的程度,豈不令人憂心?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