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則「澳洲屠夫」的新聞,最近的台灣突然非常關心年輕人的出路。坦白說,這是結構性的問題,一則新聞或許改變不了什麼現實,但是卻能引發「改變」的契機,所有的評論中,清大教授彭明輝一句:「這一代的年輕人,是被上一代犧牲掉的。」我個人再認同不過。
但這不並代表,年輕人完全不用為自己的窘況負責任。每一個世代,都有著每一個世代的為難,也有著每一個世代的機會和希望,22K的七年級世代,仍然有著很多人,懷抱著夢想,朝對的方向持續努力前進中,包括所有在澳洲打工的背包客,我都認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必須回到初衷,無論是壯遊或是賺錢,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同時朝著希望的目標前進,我個人認為這些年輕人,都值得被社會和長輩鼓勵。
回過頭,三、四年級帶出六、七年級,五、六年級教出八、九年級,我更認同彭教授另一篇文章的一段聲明:他認為草莓族一些誇張行徑,自己要負四分之一責任,剩下的四分之三責任則為父母、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平分。
關於年輕人的出路,「父母永遠不能脫責」,另外,「孩子自己也永遠不能脫責」。如果說父母提供給孩子的資源,是「先天的命運」,那麼孩子自己的努力,就是「後天的際遇」。至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就整個國家而言,當然不能卸責,但是小至家庭和個人層面,在平凡家,環境的責任卻只在20%以下。當80%家庭和個人的努力空間都已經拼到極限時,那麼就只能順天認命,這是平凡家的價值觀。
也因此,平凡爸媽認同的「父母典範」,就是那些「愛孩子比愛自己多」,想盡辦法提供孩子他所能提供的最大資源,最後孩子可以自信從容的學會經營自己的人生,既不靠爸也不靠媽,而是靠自己走出美麗人生旅程,並且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比他的父執輩,更懂得珍惜人生,把握生命,盡一己之力成就社會的進步和美好。
這樣的父母典範,多不多?其實不管是三、四年級,五、六年級,都很多,台灣底層的生命力,就是這麼累積出來的。像是,上週剛說再見的陶大偉,我感念他生養了陶喆,讓我能享受這麼多美妙的音樂。又像是我先因為音樂認識了張懸和知名樂評人焦元溥,對他們讚嘆之餘,才發現原來他們的父親,是焦仁和;另外還有,我一直非常欣賞的沈芯菱,以及我更佩服的,教養沈芯菱長大的父母。
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例子,父母或許擁有自己的成就,或許就勢利和現實的眼光評斷,社會地位卑微,但他們的孩子,卻沒有被限制和強迫走上父母的老路,而能自己開創出一片展翅飛翔的天空。這不就是教育的目的嗎?這不也是父母的責任嗎?反過來說,當年輕人一代又一代,都可以因為上一代的紮根和努力,而擁有愈來愈多的選擇,愈來愈寛廣的天空,這不就是上一代的犧牲或努力所貢獻出來的嗎?反之,如果年輕人的選擇愈來愈來,環境愈來愈惡劣,說他們被上一代犧牲掉了,有什麼錯呢?
但就算被上一代犧牲,仍然還是有人,能找到生命的驚豔「破口」,人類生命之所以能延續而且不斷前進,正因為潘朵拉的盒子裡,還藏著希望。
因為這份希望,所以對於平凡姐妹的教育,平凡媽有了前進的著力點,也因為這份希望,我不斷的提醒和警告自己,不要成為犧牲下一代的不負責任的父母,多投入一些心力保護地球,多投入一些努力創造更好的環境,多投入一些腦力甚至財力,幫下一代製造更多的資源和選擇機會……
我相信,當每一位父母,能看到孩子自由自在的飛翔在寛濶的天空裡,縱有再多的不捨,也會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