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該不會推QE3了,中國救市方案也鐵定不會有;印鈔票比賽已經取消,我們的投資決策也應該跟著改。
另外一個印鈔票的金牌選手───中國,雖然姿態很多,但是打死不開印鈔機。出口、就業都很差,期待中的萬靈丹,所謂幾兆、幾兆人民幣的方案,鐵定不會有。
今年不會,明年也不會。
葛林史班下台前講過,貨幣供給的變化,已經超出聯準會的控管。二○○八年泡沫破了之後,評論員都說那是葛林史班的卸罪之詞,痛罵他是風暴製造者。再過幾年,等心情平復後,學界應該會還葛老公道,畢竟在他主理之下,世界景氣享有一段超長的繁榮。
央行不是負責印鈔票的嗎?怎麼葛老會說出不在他管控的這種外行話?
書上說,貨幣的供給,要透過銀行放貸,來創造基礎貨幣之上的倍數成長。當年因為「去中介化」,淹到大家眼睛看不到的資金狂潮,來自投資銀行創造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而非透過商業銀行的借貸印出來的,所以脫離了央行的五指山。
現在歷史換個面具重演,貨幣供給還是不聽央行的號令。當前並沒回去錢多到氾濫的美好舊日時光,投資銀行這群潑猴,在全球打肥貓的時尚中,被封印在重建資本的緊箍咒,可是商業銀行的印鈔機還是沒啟動,無法承接製造新泡沫的任務。
不要說台灣有選擇性信用管制,不准銀行衝刺不動產的放款業務,其他國家的銀行,特別是歐美的銀行,有哪一家現在敢拚放款?都被要求降低槓桿比率,也沒有股東敢在這個時候要求報酬率,聰明的金融家,當然都選擇躲在洞裡,省得冒出頭,要被海K一頓。
理論上,銀行收到一百元的存款,為了自己的利益,要努力把這些錢放給想借錢的人。因為存款是銀行的負債,要給存戶利息,是成本;放款收利息,才是銀行的收入。可以借、但是沒借出去的錢,就是庫存,庫存是有成本的。
銀行業的庫存,專有名詞稱為濫頭寸。原先央行規畫,要用寬鬆政策來刺激景氣,在這個環節被打斷。銀行不敢放款,因為敢的銀行都已經被拖出午門問斬,貨幣創造的功能凍結,景氣也跟著凍結。
當然,被假設該來借錢的企業家也消失了,因為他們現在也是大街上人人喊打的對象。貨幣供給,再度擺脫央行的控管。
到底有沒有印鈔票比賽?反正這個題目用來恐嚇投資人很有用,媒體這樣寫,理財專員就這樣給客戶洗腦。玉米漲價,更加證明他們的英明睿智。
在此預報:下個收成季,甚至提早到今年冬天,就會看到玉米價格崩盤的事實。不一定會看到新聞,因為媒體不會寫這種。
預測的根據很簡單,農民的行為從來沒改變,美國的玉米歉收,導致國際價格大漲,澳洲、巴西的農民逮到機會就擴大種植面積,所以供給將大幅增加,價格必然向下。
不管是基於哪個理由,總之擔心大通膨的最大假設是錯誤的,印鈔票比賽已經取消,我們的投資決策也應該跟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