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台灣能幹活的人很多,只是不是都有機會上台表演。
張忠謀用美國奇異電器作案例,讓這家公司從死氣沉沉的大牛股,變成二十世紀末最大的成長股,傳奇執行長傑克、威爾許,自己接班的時候,與退休交班的時候,都是由董事會主導,在公司內部挑三位部門主管來賽跑。股神巴菲特其實也是,股東們很早就挑戰他這個問題,十幾年前他講自己很健康,不需要擔憂;前些年講已經有接班候選人,正在考核中;上個月宣布比賽已經結束,接班人確定,只是沒對外發表。
老美這套模式行之有年,在大公司歷練幾年,搶不到位置的,就到小公司去當山大王。做得好的,還有機會班師回朝。在大、小之間轉換,關注點由部門本位的實力,換到跨領域的整體競爭力,這過程讓美國企業生生不息。傑克自己是一直蹲在通用電氣的常勝軍,當前敗部復活最有名的案例,則是摩根大通的執行長戴蒙。他在花旗銀行被幹掉,從全球最大金融機構換到一家區域性的銀行當家,經由購併成長,成為最有影響力的銀行家。
還有一種典範是家族企業,有好的專業經理人,富N代就開心領錢。假如一時半刻沒找到人,或者家裡出了中興人才,那就拿回來自己做,福特汽車是很好案例。別小看這家公司,雖然最大、最好、成長最快,這些榮譽獎牌都在別人家,但二○○八年金融海嘯時期,整個美洲的汽車工業都宣布破產重整,靠美國政府救助活命,只有福特不拿補助,平安度過。
有好的機制,可以打破「富不過三代」的迷思。那個杜邦家族,從十九世紀有錢到現在。這問題沒處理好,連交接的機會都沒有。以前最常被提起的是王安電腦。公司在美國,股份沒別人多,他還想搞家族企業,一定要兒子接班。結果他老人家還安在,公司就已經掛點,白操這個心。
早在三千年前,有個中國人就講: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台灣能幹活的人很多,只是不是都有機會上台表演。台積電浮上枱面是這幾位,但中間換跑道走掉的,可能更多,其他公司必然也如此,台灣沒有執行長缺貨的問題。真要檢討,是制度的問題。傑出的經理人,有沒有像摩根大通的戴蒙先生一樣,就算老闆不賞識,也有機會鹹魚翻生。
話說回來,這不關我們的事,投資人其實是裁判,這些執行長、準執行長們是選手。我們看比賽,判斷誰優、誰劣,標準可以自訂。可以活在當下,快速進出,就選那種很會編故事的執行長;也可以爭千秋,挑堅韌持久的,也有苦幹實幹型的執行長可以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