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段從無到有、又到無的歷程,無論有、或是無,都是學習。
日本發生強震那時華視總經理周建輝上台不久,我們在最短時間聚集了藝人,為賑災做電視募款。諸多藝人(包括Makiyo)出了很大力量,感動了不少人。一年過去,觀眾只記得Makiyo的案子以及藝人多麼一無是處,早忘了當時感動。
拉長時間看事情,許多變化往往「今非昨是」或「今是昨非」。
像王建煊當年擔任財政部長想推動土地增值稅改為實價徵收,讓有力人士與政壇最高層震怒,甚至還說成是「外省人要搶台灣人土地」,導致他下台。影響所及,這麼多年來那些炒地皮的、炒股票的繳稅居然比薪水階級還少。二十年後回頭看,才知當時王部長是對的,讀者、觀眾真要好好思考許多資訊到底禁不禁得起考驗。
像過去說核能是最乾淨的能源,但經過三一一的福島震撼,廢核應是全民共識。台灣核電供電比率不高,廢核不難,民眾還是該有心理準備,廢核之後電價一定上漲、物價也一定跟著起,可別一漲價又走上街頭狂喊政府無能,那就有點精神錯亂了。
三一一這天看日本拍的短片,災民從一無所有當中慢慢找回生存的意義,透過短片謝謝台灣,還告訴台灣他們很元氣,看了頗感動,誰不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的呢?
小時候第一次擁有寶物,無論是收藏在洋鐵盒裡的洋畫片、尪仔標,或是女生第一次擁有絨毛玩具,真是開心。後來不論收藏名畫、或女生收藏名牌包包,表面是擁有了財富,說穿也只是重複這種情緒,但最後離開世界時還是一無所有。人生,就是一段從無到有、又到無的歷程,無論有、或是無,都是學習。
像林書豪本來一無所有,一路練著如何讓自己「有」。終於暴紅,全世界都認識他了,知道他必將體會「擁抱群眾」的痛苦,因為當榮譽加身,必然開始害怕失誤、害怕失去,於是打球的創意與帶來的衝擊都跟著受限,全隊表現走樣,寫專欄的此刻尼克已經六連敗。林書豪得要找回當初那一無所有的自己,什麼都沒有,不見得是壞事。
像二十多年前曾在天安門廣場看崔健唱「一無所有」,器材不好、音響不好,但他那嘶喊真過癮。多年過去,中國搖滾老將們不那麼一無所有了,卻總像少了什麼。
人必須學著保持「一無所有」的心情,面對世事會比較豁達。像我受到三一一元氣災民感召,出門前想著今天要一無所有,用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可惜門一開,「王先生您好!」喲!瞬間長高了三公尺,自我感覺超良好,原來紅塵名利就像輻射…我…又感染了…。
(稿費捐贈聯合勸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