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出口雖造就了印度經濟奇蹟,但成長放緩伴隨著高通膨,也削弱出口競爭力。在多頭條件建立之前,印度仍得面臨諸多的短期挑戰。
根據印度政府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為六.一%,為近三年來新低,也是連續第七季成長減緩。印度已下修截至三月底止會計年度的成長率至六.九%,遠低於過去幾年的近九%。
從多數國家的觀點來看,近七%的經濟成長率看似強勁,但對一個平均個人所得僅一五○○美元的國家來說,這還不夠。過去處於相同發展階段的東亞國家,如台灣和中國,強勁成長的經濟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但和多數亞洲國家不同,印度通膨嚴重,政府不斷出招打壓。因此,自去年十月以來,印度央行便將利率維持在三年新高,與其他亞洲國家的降息舉措大異其趣。
印度經濟遲遲未能改革,導致投資疲弱、經濟成長走緩,進而衝擊新德里領導人的二大施政目標──即在一個世代裡,完全消滅貧窮,以及在全球經濟勢力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這二大目標,得靠經濟發展來創造足夠的資源,以彌補健康和教育的匱乏,並建造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以抗衡日益激進的巴基斯坦威脅。
印度也必須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好讓年輕人受雇工作,而不是加入全國此起彼落,包括毛澤東思想、種族分裂或宗教激進主義等,各種不同形式的暴力活動。
成長放緩伴隨著高通膨,至去年十月止,印度央行在二十個月內,連續升息十三次。反觀其他金磚國家,雖然因為大量資本流入,而同樣受到通膨困擾,但他們卻不斷降息。
近期中國調降銀行存款準備率,轉向寬鬆貨幣政策,結束了自去年一月開始的緊縮循環;巴西央行才降息五十個基點,這是連續第三次的行動。全球經濟不振,二大國預計會持續寬鬆貨幣政策,連俄羅斯也透露,即將採取降息政策。降息對印度來說簡直遙不可及,目前印度通膨率接近二位數,根本沒有降息的條件。
再者,俄羅斯和巴西是主要商品出口國,中國的頁岩油和天然氣蘊藏量都比美國還豐富,而美國的地下能源藏量又更勝中東。因此對金磚國家而言,因為商品價格上升而帶動的輸入型通膨,是印度獨有的問題。如果將印尼也納進來,成為金磚五國(BRIIC),這種現象更為鮮明,因為印尼同樣也是主要石油出口國。服務業出口雖造就了印度經濟奇蹟,但通膨也削弱出口競爭力。
我並不認為應把印度從潛在成長國家中剔除,印度人民教育水準相當高,在製藥和生技領域中,仍是新興國家的領先者,也是一個擁有十億人口的國家。有鑑於伊朗衝突帶動油價上漲,及全球經濟展望不明;因此印度在多頭條件建立之前,仍得面臨諸多的短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