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代人還想著規矩,想對規矩做些微調整時,外界已經全然不同了。
張藝謀六十歲,拍電影拍了大半生,他的作品像章回小說體,重人情,重故事,《金陵十三釵》說的是南京大屠殺期間發生在妓女、女學生、神職人員之間的故事,成本高、要劇情張力,看得出張藝謀一直企圖自我挑戰。
大導演出手有兩難,一是選了新路,會面臨「不如過去」的質疑;若還走舊路,又面臨「變不出新把戲」的批評。儘管如此,張藝謀電影還是有他自己的規矩,保證可以看到精采的人性,結構絕對有頭、有尾、有中段,就像看大陸最厲害的歷史劇般精采,不過他也承認電影要拍給年輕人看!
而《失戀三十三天》是截然不同的路線。導演滕華濤四十歲,拍過《蝸居》等轟動一時的電視劇,連男主角都是《蝸居》中演小男人演得出色的文章。這部片成本四千多萬台幣,結果大陸票房高達十六億台幣。
《失》片的特色在於不交代故事,說的是人生旅途中一小段氛圍。婚顧公司的女孩失戀了,卻必須與素來討厭的男同事同住,東聊西談,男孩反而成了女孩的「男閨密」,大大顛覆了傳統男性拯救女性的路線。導演了解小資、了解都市愛情,連宣傳都走不同以往的路線,靠網路吸引網友追看。
這兩部電影交錯點出了大陸電影圈,甚至整體的世代交替。
訪問張藝謀,他臉上帶著剛毅卻不失親切的線條,誠懇談著自己最喜愛的電影,訪問結束還會讚美節目真有家的味道。但訪問《失》片男主角文章、女主角白百何,話題跳來跳去,文章忽然冒了句,「你們這裡的節目不是不要講真話?」我說,「要說真話……我們節目還要!」
在張藝謀以及我們這代人還想著規矩,想對規矩做些微調整時,外界已經全然不同了。像樂壇受歡迎的男性創作者,已經從李宗盛、變成「蘇打綠」的青峰。「中性時代」來臨,讓很多過去的規矩,像男救女、富家子愛上小女工這類故事,都必須隨之改變。過去台灣的歷史劇輸給大陸,靠偶像劇領先,現在偶像劇也有危機,因為對岸在拍攝手法、演員特質、整體時尚感都起來了。
最近大女兒回國過春假,全家外出吃飯時遇到朋友,要兩女兒對長輩致意,看著她們舉杯敬酒,忍不住念「看到長輩要起立……」、「敬酒要兩隻手拿杯子……」,瞥見小女兒給了大女兒一個眼神,似乎說著「妳看妳一離開台灣我有多慘……」忍不住又加了一句「對長輩笑要發自內心的笑……不能假笑……」小女兒轉頭對大女兒說,「妳看爸瘋了!」
諸位讀者,這很難嗎?您覺得我這個世代跟他們差太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