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的學院,由各學系大學生及研究生混編而成,這制度有助於跨領域的交流,也有助於創意創新的發生。
劍橋大學的學院不是一般常見的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或商學院等以學科來劃分的單位,而是大學生和研究生住宿的地方,不僅負責學士班學生的錄取和教學,也提供大學資深研究人員有關資金和住宿方面的幫助,更有自己的收入和財產,是獨立、自治的實體。
劍橋大學目前有三十一個學院,其中最早成立的是一二八四年創立的彼德學院,最晚成立的是建於一九七七年的羅賓森學院。除了少數學院外,大部分學院的學生組成均不分男女,且是由來自於各不同的專業系所的大學部學生與研究生混編而成。
早期學院是訓練神職人員的地方,後來為了發揮更大的傳教效果,因此也創造了許多現代學科的知識,以解決教區所發生的社會、經濟和民生問題。學系負責知識的傳授,學院則負責照應學生生活起居以及人格的養成,而學院的誕生,遠早於現代以教學為成立目的的學系。
為了強化學院學生的凝聚力,各學院有自己的傳統和特色,也會定期舉辦學院間的競賽。另外,由於學院的學生來自於各學系,有助於跨領域的交流與學習,或許也有助於創意創新的發生。
本人停留劍橋期間,正好參加沃爾森學院定期舉辦的晚宴,該學院所有的學生和校友都可以報名,同時也可邀請最多四名學院外的人士參加。與會者必須穿著正式服裝,該學院的學生和校友則須穿著院袍,院袍還根據身分而長短不同,博士班最長,碩士班次之,學士班最短,看穿著即可辨識身分。
晚宴開始前,先有一個雞尾酒會,讓與會者自由交流,等到晚宴正式開始,大家自由入座後就可以開始用餐,並和座位相鄰的與會者交談。由於每個人擁有不同的專業,藉由交流有助於擴大視野,說不定還能產生跨領域的創意。另一方面,藉由晚宴的場合,也培養學生社交的禮儀,至少學會在正式場合穿著合宜,才不會發生如國內學生穿夾腳拖鞋參加校務會議的笑話。
晚宴在湯、前菜、主菜依序上菜之後,主持人會打鈴要求與會者離開會場,到另一間宴會廳自由交流,侍者則利用這段時間更換餐具,等到晚宴場所整理完成後,與會者重新回到餐桌上享用甜點,這時座位將重新洗牌,讓大家有認識更多人的機會,若上一回合用餐時左右鄰座之間話不投機,此時就有另尋談話夥伴的機會。
這場晚宴,只是學院運作的一個例子而已,但已可見主事者的巧思與思慮周密之處!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