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強國」來輔助過去「科技立國」的政策,需要大學扮演火車頭角色,讓創意、創新、創業的份圍能在台灣再起風雲。
台灣過去成功的方程式,是以政府產業政策的指導、工業園區的租稅獎勵,加上工研院分擔產業的研發成本與風險,再輔以大專院校所培育質優價廉的理工科技人才,讓台灣產品不僅具有相當的品質且有價格競爭力,因此可以行銷全球,造就了台灣經濟的一波成長。
以中小企業為經濟主體的台灣,雖在二十世紀後期靠著科技代工的實力,造就了繁榮的經濟前景。然而隨著產業環境改變,台灣代工產業的成本提高,代工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也快速下跌;缺乏核心技術的情況更使得代工的榮景不再,代工產業正式進入「微利時代」。廠商為了尋求低廉的人工、土地及資金成本,紛紛出走到東南亞與大陸設廠生產,也造成台灣近幾年來平均薪資的停滯和就業市場的低迷。長期下來,經濟成長的果實只有少數人可以享受,因此使得社會貧富不均的狀況益發惡化。
在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大學扮演的角色相當有限且被動,甚少配合產業的群聚發展而設立系所或提出相關研究主題,故難以配合地方政府的區域發展政策。而政府引以為傲的科技園區則缺乏生活、娛樂與消費等配套設施,造成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各自發展,難以共榮成長。
更嚴重的是,科技產業服務的對象並非在地顧客,大多數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國際消費者,因此,生產基地可以設在任何成本或人力條件有吸引力的地區,故不易創造台灣本地的工作機會,對國民所得成長貢獻相對有限。
馬總統楬櫫的黃金十年願景,期望以「創新強國」來輔助過去「科技立國」的政策,更需要大學扮演火車頭的角色,讓創意、創新、創業的氛圍能在台灣再起風雲。
以歐美先進國家發展已相當成熟的大學城為例,基本概念就是由大學扮演創新的平台,配合各級政府的地區發展政策,將應用研究的基礎成果,結合市場的需求端,進而帶動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實踐產學合作成果,同時,企業發展的經驗也能回饋,讓大學的研究與教學更為精進。
以大學城為核心的發展理念,可避免過去獨厚科技製造業的產業政策,讓台灣服務業、農業等各種產業享有公平的發展環境;同時,大學的研發與教學可以和社區更為融合,有效提升地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品質;再者,台灣一百六十多所大學可以根據所在地的區域性質發展其教學及研究的特色,不僅讓研究成果和畢業生成為當地社區產業的活水,也讓大學轉化為社區的好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