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解構阿曼,也解構全球,連撘阿里山小火車都值得打場架。我們該幫他們,還是笑他們?當廣州的GDP已經超越台灣,這問題讓人玩味!
今年的年夜飯有點「Blue」,大女兒在美國回不來,好在,家裡還熱鬧,太太的姊妹淘們把我們這兒當成「中途之家」,婚姻不相互尬意的,單身後都來吃團圓飯。
本來初二要帶孩子滑雪,考慮全球氣候劇變不敢冒險,後來選擇去峇里島看書曬太陽,應該很愜意。
可是沒料到,峇里島天天下大雨,只好聽著雨打芭蕉讀書。這種五天左右的定點旅行需要一本厚書,也最怕帶錯書,幸好今年小友推薦張翎的《金山》開場就引人入勝,看清末中國南方華人到加拿大淘金,看似風光,一輩子只見了三次妻子,終身在溫哥華當苦力。
想著大女兒也獨自在美國當「華生」,很能體會一家拆兩地之苦,耳畔雨滴彷彿也打在這批華工身上。
太太看陳俊志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也是家族遷移史,她對書中家道中落的遭遇頗能共鳴。書裡描寫了當時的氣味、當時的音樂,進入五年級生的時光隧道。
而小女兒沒有小朋友作伴、也沒有姊姊陪吵架,默默穿著泳衣、披著浴巾,在游泳池畔曲著小腿讀寒假讀物,是薄薄一本小書,我偷偷要太太看這人間奇景,果然沒十分鐘,她就高喊無聊,直說,到峇里島是她的酷刑!
我們住在世界著名的阿曼系列Villa,採vintage風格,寧靜美好,服務生像隱形人一樣安排了所有事情。
一天早上朦朧間聽到有個老太太扯開喉嚨喊「吃飯啦!」剎那間像回到清朝末年聽見《金山》的小腳老奶奶麥氏說話,又像回到眷村老家,不知哪家媽媽催孩子。
當一群人都扯開喉嚨說話,才知道是附近大陸客起床了。
陸客們解構阿曼,他們猛抽菸,各種名牌以從沒想過的方式組合上身,孩子哭,父母吼,距離不近,還是一清二楚。我跟太太說,原來阿曼是裝潢很好的眷村。
本來啼笑皆非,後來想到他們三代同行,老太太健康有活力還不必終身困在家鄉,是百年來微妙的轉變。
陸客也解構全球,讓比利時巧克力加糖加奶,讓LV說中文,連搭阿里山小火車都值得打場架,想想二十年前,台灣觀光客不也如此?
傳說有位名叫罔市的鹿港歐巴桑還一屁股坐上英國女王的龍椅……,所以,我們該幫他們,還是笑他們?當廣州的GDP已經超越台灣,這問題讓人玩味!
寒假結束前,女兒終於讀完小書,在開學前一晚的晚上十點趕工完成寒假作業,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不錯,這種家庭傳統值得繼續保留,不必解構了!
(稿費捐贈聯合勸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