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品質需要一定的經濟規模,也可能面臨人才延攬的困難,但無法原因為何,企業以低成本進行價格競爭只是求生存,從事品質競爭才能求發展。
利用出口貿易帶動經濟成長,是一九六○年代以來,台灣長期採行的經濟發展策略。這個出口導向策略不僅有經濟理論支持,而且曾經使台灣的經濟發展獲得傲人成績。或許是這樣的經驗法則,使得我們深信,台灣的經濟成長必須依賴對外貿易成長。
然而從九○年代開始,台灣的出口貿易雖然持續增長,但經濟成長率卻逐年走緩。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經濟成長率反而不斷降低,顯示過去的經驗法則,即透過出口貿易帶動經濟成長,在過去二十年間,似乎已經鈍化。
造成上述關係鈍化的原因,應該和中國大陸從八○年代開始,同樣採取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有關。
當國際市場逐漸充斥中國大陸廉價製品時,若台灣的同類產品愈難在品質上做出區隔,愈只有降價競爭。降價競爭代表利潤與成本都必須降低,此時即使出口貿易得以成長,台灣的所得與經濟成長率也很難同步成長。
若要擺脫上述出口貿易難以帶動經濟成長的鈍化趨勢,就必須設法提升台灣產品的品質,讓企業在國際市場中進行品質競爭;而不是設法降低生產成本,從事價格競爭。
不幸的是,台灣大部分的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時,都偏好以價格競爭因應,很少花費心力在品質競爭上。在價格競爭下,企業難免減少研發經費,縮減正職員工,並以外包人力取代,甚至將製造部門外移至工資低廉國家。
但縮減研發經費必然導致企業創新者少,一窩蜂跟進者多,結果是產品同質性過高,價格競爭壓力更大。至於縮減員工或將製造部門外移,又不利於勞工就業與薪資提升。這些現象都是企業採取價格競爭下的社會症候群。
其實不僅企業偏愛採取降低成本的價格競爭策略,政府的經濟思惟何嘗不是如此?期待透過ECFA(兩岸經濟協議)或與他國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就可以提升台灣經濟成長,著眼點正是為了價格競爭。其他如減稅以及避免匯率高估等政策,也是為了價格競爭。政府對產業發展的關注,是否在協助企業降低成本上投入太多,卻在協助提升品質上投入太少?
台灣多數企業家寧願從事價格競爭,而不選擇品質競爭,應該也是理性思考下的經營策略。提高品質可能需要一定的經濟規模,也可能面臨人才延攬的困難,或者可能由於智慧財產權保障不足,還有其他各種可能原因。有些原因涉及環境因素,不是憑個人意志所能克服。
但無論原因為何,企業以低成本進行價格競爭只是求生存,從事品質競爭才能求發展,企業與政府都應有此認知。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