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送十元給每一個台灣人,他總共需要二億三千萬元,如果每一個台灣人都給他十元,他就擁有二億三千萬元。對小鎮的人來說,兩者都很困難;但只要三十五萬元,就可以成功地舉辦一場對兒童來說非常有意義的公益活動,困難度相對減少。小鎮裡有不少的個人或團體,都可以獨自捐贈三十五萬元;但如果全鎮的人合力捐贈,不僅困難度減少,意義也更加非凡。
雲林西螺在○七年十二月二日踏上了第一哩路,在○九年四月十八日也跑完了第二哩路。第一次演出是由慈愛中醫診所發起的,他們預計尋找一七五○位西螺人的熱情,每人捐二百元,湊足三十五萬元。不到四十五天就有六九四位西螺人捐贈了足夠的金額,演出時,參與志工的當地鄉親更是不計其數。
在演出第一哩路後,西螺的一位發起人施先生聽到小朋友問,「什麼時候還可以看見紙風車的演出?」於是他發起了第二哩路的計畫,一位當地水電工的作法是找十個人,一個人負責三萬五千元,不久就有許多發起人與志工加入。
這讓我想起了兒童家扶基金會的類似經驗,一九七九年之前,絕大部分的認養人都是美國人;負責募款的美國機構評估,認為台灣到一九八五年已經有足夠能力自己承擔認養台灣貧童的善舉。
有一天在一家咖啡廳遇見當時收視率極高的「綜藝一百」主持人張小燕,她知道這個故事後,希望接受幫助的人不用在電視上哭哭啼啼;於是在節目的尾聲,開闢五分鐘的溫暖單元,再加上家扶中心多年來累積的信任和努力,一九八五年所需要的二億三千萬元的預算就完全由台灣自給自足。
當時的台灣工廠林立,許多認養人都是工廠女工,有些女工在結婚之後無法繼續認養,都會主動尋找其他的親朋好友或工作夥伴來承接認養的工作。
一位來台短期交流的中國研究生,在他的報告中表示,每天從媒體上看到的顯性台灣大部分是負面的;環島旅遊時,他終於了解,原來隱性的台灣充滿了人情、創意與活力,這些卻是顯性的台灣很難體悟的感動。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