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仍需加速推動金融業的整併與自由化才行,透過跨國資本與商業流動的自由化,台灣可望重拾過去20年的成長軌道。
台灣的政策一向是以穩健為主要考量,而非成長;不過,若由八○年代傳產與九○年代科技產業的爆炸性成長,這樣的說法似乎不太恰當。經過二十年的經濟擴張後,若說台灣經濟將步入成長減速的階段,也算是合理的推測。過去十年來,整體GDP、薪資、貨幣供給、消費和投資成長大幅減緩,不過這沒什麼大不了,問題是,下降的速度比亞洲其他國家快,給南韓和中國等國家有機會超越台灣。
就金融業而言,不但法令多如牛毛,管制的範圍還包山包海;台灣依舊是亞洲資本管制最嚴格的國家之一,金融機構的業務也受到嚴密的控管。台灣獨特的地緣政治,是實施這類控管很好的理由──中國仍是台灣相當大的風險因素,也是台灣迄今仍未獲得國際金融機構支援的主因。不過隨著台灣與中國關係的改善,或許可以讓台灣獲得更多來自國際金融機構的支持,屆時,過度嚴苛的政策應會逐漸解除。
另一方面,與中國關係的改善,意味著中國大型企業,不論是銀行或產業,與台灣企業正面交鋒的機會大增。中國企業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且大型企業多半出身國營企業,但台灣企業卻非如此。由於政治風險降低,及來自中國大型企業的競爭加劇,政府政策應由穩定轉為側重經濟成長與企業規模擴大,金融業顯然是此類政策的急先鋒。
當ECFA協議最後宣布時,許多金融業者莫不感到失望,因為他們原本預期中國市場的開放幅度更大,或者中國金融機構可參與更多台灣企業的投資,但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也不用感到失望。
台灣的金融機構其實還沒有準備好迎接來自中國同業的挑戰,不論是在台灣或中國戰場都一樣。雙方放慢交戰的步伐,
不全然是件壞事。不過,台灣仍須加速推動金融業的整併與自由化才行,阻擋國外及中國銀行的競爭並非長久之計。過去幾年,金融業的整併涉及多起貪汙弊端,導致民眾對整併抱持懷疑的負面態度;但現階段金融業必須擺脫過去的陰影,因為懷疑與謹慎,對台灣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加速整併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少數幾家大型金融機構自由購併,但是由南山人壽的案子來看,台灣還沒有形成這樣的環境。出售南山已是AIG的既定政策,我們應該鼓勵有意願的買家出面。藉由銀行購併以培養領導銀行也是正確的方向,在與來自海外的同業交戰前,台灣銀行業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了。
與過度管制和分散的產業相比,經濟規模和成功經驗,更是穩定的保證。透過跨國資本與商業流動自由化,台灣可望重拾過去二十年的成長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