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經營者告訴我,他們現在支付中國員工的薪資,已超越台灣勞工了。而台灣勞工所創造的利益,通常是中國勞工的8至10倍……
多數人以為,中國的製造成本比台灣便宜,其實不然。過去十年來,中國的工資每年上漲一五%至二○%,而二○○八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更增加不少雇用勞工的固定成本,導致勞動市場更形僵固,聘用勞工更加困難。再加上中國近來的罷工與工運頻傳,許多製造商得仔細評估後,才能決定是否要在中國建造廠房。
同期間,因為中國吸納了許多台灣的工作機會,至少十年以上台灣的薪資停滯不前,很明顯地,過去政府對中國投資的限制,反是遏止在台灣的投資,並切斷台灣與中國經濟的連結。
就部分產業而言,中國的勞動成本並未比台灣低;最極端的差距反而落在非技術性勞工身上,比方說,台灣中壢市勞工的薪資,約是大陸四川省成都市勞工薪資的四倍。不過,技術性勞工,如經過訓練或教育程度較高者,兩岸薪資差距則明顯縮小;大陸上海市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很可能比台灣台北社會新鮮人來得高。
有趣的是,雇用大部分非技術性勞工的產業,反而是大量生產的「高科技產品」,如iPad,將晶片焊接在印刷電路板上,每天重複一萬次。而較「傳統」的產業,反而需要技術性勞工;試想,製造一輛汽車要多少作業才能完成?像零組件、太陽能電池等,當然,還有各類型的半導體,台灣的製造成本都比中國低。曾有一些公司的經營者告訴我,他們現在支付中國員工的薪資,已經超越台灣勞工的薪資了。
如果將台灣較高的生產力考慮進去,那以上所述更加正確。中國勞工有很高比重來自鄉村,幾年後他們就會返鄉回老家;即使來自當地的勞工,也很可能為了多一點點的工資就跳槽。因此企業無,也不想好好地訓練勞工。
台灣勞工通常對出生和成長的地方,都有著濃厚的情感,工作也與當地社會息息相關,且往往把一生都奉獻給同一家公司。因此,台灣企業能夠,也較願意栽培和訓練員工。曾有公司老闆說,中國員工在訓練後,可在生產線上做一或兩項作業,但台灣勞工卻可負責十或十二項。所以台灣員工所創造的利益,通常是中國勞工的八至十倍。
此外,從高雄、台中或台北的港口,運送貨品至中國沿岸經濟繁榮省分的運輸成本,要比在中國內陸的運輸成本來得低;對於許多工業或傳統產業來說,以最終總成本計算,台灣的製造成本明顯低於中國,這也是兩岸有必要簽訂ECFA的重要原因。台灣具成本優勢的產品,主要需求多來自中國,而非台灣原本的出口市場,ECFA是消除兩岸商業往來障礙的第一步,日後很可能在相關產業裡點燃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