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懷俄明州舉辦年度會議,主席柏南克意氣風發地發表演說。不過一個月前,柏南克卻使用「異常不確定」這種罕見而坦率的字眼。
當今主要經濟體中,美國和日本仍傾向採取更進一步的景氣刺激政策,歐盟和英國則是偏向緊縮政策,而亞洲新興經濟體及少數非亞洲國家,則採取中庸的貨幣政策。
在柏南克的演說中,他再次強調,Fed將不惜一切代價,確保美國不會發生日本式的通縮。他提到以「非傳統手段」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正是這番聲明帶動市場上漲。他同時表示,「整體來說,美國兩大經濟成長動力,即財政刺激政策與庫存回補,似乎正由私人部門的末端需求接手(hand-off)。」
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特別是美國的,均建立在這兩個無法長期憑恃的因素之上;除非私人部門的末端需求真的有所提振,否則美國經濟很容易二次探底,並帶衰全球經濟。問題在於,我們無法十分確定,柏南克究竟掌握到了何種我們無法接觸到的「接手」訊息;或者,他只是試圖消除最近市場的肅殺氛圍。
不過經濟衝擊的風險依然存在,最近出版的德國《明鏡周刊》(Der Shpiegel)中有文章提到,雖然希臘盡很大的努力刪減負債,但仍舊擺脫不了步入惡性循環的枷鎖;若不進行債務重整,要談經濟復甦根本是天方夜譚。
即使希臘債券和信用違約交換(CDS)利率,一度飆高至今年春季危機爆發時的水準,歐盟仍表示希臘的預算刪減幅度,符合歐元區九月即將支付希臘九十億歐元金融貸款的條件,就算希臘有任何立即性的危機,也得以再拖延數個月之久。再者,西班牙、美國加州和伊利諾州,以及拉丁美洲國家如委內瑞拉,其CDS價格近來也同步飆升。
市場總是迷信某些數據轉好能夠帶動盤勢上漲,就像是美國的《就業周報》。如果美國就業機會增加,消費就能成長,而柏南克所說的hand-off就有機會出現。目前美國勞動生產力似乎來到高峰,未來或許會開始下跌;如果真的這樣,那企業若要擴充營運規模,就只有增加新聘員工一途,而非再繼續壓榨現有人力。不過,也唯有企業認為景氣會持續擴張下去,才會增雇員工。
當前的難處是,直到企業開始擴增人手,末端需求才會上升,hand-off才會開始;但企業若看不到末端需求出現,便不會擴充人力。因此,柏南克的樂觀看法,應該是為市場打強心針。
投資是機率的遊戲,並不具必然性。目前看來,機率似乎站在展望疲弱的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