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時報人個個脾氣硬、眉角多,戒嚴時期辦報必須調整尺度,都由余媽媽出面安撫,這溫暖讓人更願拼命;可現在,連女兒都發懶不懂安撫爸媽,看來最好還是快點學會自己安撫自己。
在傳播圈能認識很多人,尤其做廣播節目的那段日子,每天有一平台,聽人誠誠懇懇說故事、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很享受。
記得小小曾雅妮上過我節目,當時她剛進LPGA(職業女子高球)。近來請她與一群球友吃飯,席間眾人請教打球祕訣,小雅妮不嫌煩,拿起餐桌上的牙籤示範,「就像這根牙籤,旋轉的時候中心軸不動、把球打出去就好!」
整桌的男粉絲們銘記在心,日後上球場人人默念「小牙籤、小牙籤」,結果,沒一人打得好。
近年常邀好友到家裡聚餐,頗有當年做廣播之樂,天南地北,什麼都能說出點名堂。像上周末,家裡來了幾對夫妻檔,吃老婆拿手的打滷麵。這時電話響,是好友鳳凰電視王紀言台長,說為了〈富春山居圖〉合璧,剛到台北,同行還有名作家余秋雨,一問兩人還沒吃飯,我說,來我家吃打滷麵吧!他說,「好!麵別下鍋,等我到了再下吧!」
當余秋雨與王台長抵達,大家吃著打滷麵,聊天、論事,聽著幾位太太糗老公們,一陣痛快。我說,這就是台灣的中產階級,大家像不是兄弟的兄弟檔、不是姊妹的姊妹淘,不需虛偽、也不必較勁,像家人一樣溫暖。就像余大師的書也有溫度,不必舔手指來翻頁,用眼角溢出的淚水就夠了,他聽了哈哈大笑。
而這溫暖,有時是關鍵。上周,九十歲的余紀忠夫人過生日,許多時報人齊聚一堂為她祝壽。余媽媽學醫,抗戰時還支援前線,幫忙護理傷患,跟余老一輩子感情很好。來賓說到余老先生辦報捍衛民主,因戒嚴必須調整尺度,可是旗下這批知識分子個個脾氣硬、眉角太多、管理不容易,有時弄擰了,都由余媽媽出面安撫。愛才、惜才,讓這批英才更願意拚命。
可是現在時代變了,只要找對地方,什麼都能講,而且一切商業化,大家都忙,懶得安撫,反正,愛做不做!想走就請便。
可我真沒想到連女兒都發懶,周日一早清晨五點,孩子夏令營結束回國,我與一堆家長等著接機,前一個女孩飛奔而出、摟著媽媽說:「好想你喔!」讓我滿心期待。但兩女兒木著臉出現,沒奔跑也沒擁抱,只說:「好累喔!」我氣她們居然一點都不想爸媽,小女兒說,想也不一定要講出來嘛!
唉!世風日下,看來年過半百的知識分子最好還是快點學會自己安撫自己,不然,晚景淒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