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過去三十年稱得上物價平穩,但這與大多數人感覺有很大差異,關鍵在於我們真正用錢的去處,與指數有很大差異。
說到通貨膨脹,你,怕了嗎?
從行為上來說,大多數國家更怕通貨緊縮。日本央行最近脫胎換骨,四處發表堅定寬鬆政策的決心,真希望也能分享華人圈的泡沫危機。
英國也是,身為G20集團惟一經濟仍在衰退的國家,英格蘭銀行只好繼續印鈔票。
美國好像也怕,但只是說說而已,要升息還早得很。
怕的是兩岸三地,而這也是中國在經濟調控上的最大成就:讓人民的恐慌變成現實!
但這些地區都不是正常國家,政策的操作都獨出一格。
香港聯繫匯率等於放棄自己的政策主導權,就算物價漲翻天了,還是要緊釘美國聯準會,持續寬鬆。
至於中國政府,則一向說一套、做一套,剛結束的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二○一○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在三%左右,不構成威脅,可是實務上已經從緊;政策主管的人民銀行(中國央行)躲在幕後,由銀監會與建設部出頭做些小動作。
而台灣也是,央行總裁彭淮南要真擔心資產泡沫,應該調利率的,可惜他只敢耍耍嘴皮。
大部分國家都以消費者物價指數作為標準,大致上以食物、衣服等日常用品為取樣標準。這個指數顯示,過去三十年全世界稱得上物價平穩,單一年度很少超過五%的漲幅,累積起來也很溫和。
但是,這與大多數人感覺有很大差異;不只台灣人,全世界人民都有共同感覺。關鍵在於我們真正用錢的去處,與指數有很大差異。
消費者物價指數本身,其實是生存指數,表明活著需要的費用變化。去年年初,糧價一度大漲,造成幾個國家暴動,因為那已經是生死存亡的問題,所以政府拿這當標準,有必然性。
此外,上個世紀七○年代因能源危機造成的大通膨,發展出「指數化」價格,英、美部分國債利率不固定,是跟著指數走;社會保障,例如最低薪資,政府公屋的租金等等,甚至台灣公務員加薪的根據、國外工會對抗的訴求,都是與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結,只要指數漲,很多費用都要快速增加。
由於影響大,圍繞在這指數周圍,政府部門有意無意,事先要想方設法影響這指數走勢,例如補貼初級產業、控制公用事業價格等等,從源頭壓抑這價格上漲的動力。後續的許多政策,也都是依據這指數變化調整。
有了這項認識,就可以理解華人圈的資產價格已經泡沫化,但是明年消費者物價增漲幅度一定不會超過三%的分析。
這是因為股票不是民生必需品,台北、上海、香港的豪宅也不是消費品。就算原油價格漲到每桶一百美元,但是其他取樣不漲,最終數字也就穩住;中、港、台政府可以持續用低利率借錢,繼續推行鞏固政權的擴張財政計畫。
日本不調息;中國改用行政控制,也不調息;美國調不了息;與台灣經濟關係最密切的三個國家都不調,央行也樂得不調。資金,還會寬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