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小企業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可是隨著中小企業競爭力大減,美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美國步上歐洲後塵的機會也跟著升高了。
美國人老是嘲諷歐洲經濟結構僵化,無法因應瞬息萬變的經濟情勢、長期的低成長與高失業率;不過,美國步上歐洲後塵的機會越來越高了。
首先,中小企業對美國經濟彈性化的功勞不小,而且中小企業提供了全美一半以上的就業機會。可是,由於一連串的經濟危機,從網路公司泡沫、恩隆案,到最近的次貸風暴,迫使國會制定更嚴苛的企業法規,卻讓中小企業的設立難上加難,競爭力大減。
例如《沙賓法》是為了提高股市交易的透明度,以免重蹈恩隆和世界通訊的覆轍,但該法案的規範多如牛毛,尤其對小公司而言,「守法」費用占成本結構的比重遠高於大型公司,有些甚至高達獲利的一半。新創公司通常亟須創投資金的支持,但創業資本家在投資新公司前,也會評估新公司掛牌的機會;《沙賓法》將讓小公司未來掛牌的難度大增,創投資金對新創小公司的興趣大減;籌不到資金,小公司存活的機率也較低。
健保改革對小公司的負擔也不輕。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中,美國是少數沒有健保制度的國家之一。未來企業提供員工的健保成本提高是必然的,問題在於,會高到什麼程度?這也讓創投資金不易分析新公司的長期成本效益。
其次還有稅負的問題。克魯曼最近表示,贊成對銀行發放的紅利課徵重稅。如果政府採納此建議,這將意味著,未來全球缺錢的政府,可以隨意地對他們不喜歡的產業開徵苛稅,現在是金融業,下一個會是誰?手頭吃緊的政府難以抗拒增稅的誘惑,這將引發新公司潛在投資人的擔憂。
過去小公司提供了大部分的職缺,也創造了更多新工作機會,但房市崩盤形成勞動力僵化,中小公司不易找到優秀的人才。因為現在美國人無法把房子賣掉,遷移到工作機會較多的地方。因為房價大跌,一旦要賣房子,就要籌錢來償還房屋售價與銀行貸款間的差額,讓美國人陷入「動彈不得」的困境。
美國失業率已超過一○%,可是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當這麼多人長期失業,消費需求怎麼可能不下滑?
就數據觀察,美國消費力道下滑並未如預期中來得大,其中一項原因在於,大部分美國個人的消費,是向政府取得融資或補貼,比方購車補助等。美國政府有將近四○%的預算,是用來支付健保與其他補助。不過,政府透過借款與稅收來埋單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旦資金耗盡,政府還能撐多久?
歐陸式的結構型失業即將在美國重演,我們只能期待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市場,能夠持續成長,以減緩美國積弱不振所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