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共產黨新權力結構會出現重大變化,台灣也將在2012年進行總統大選,兩岸關係將有巨大變化,這正是「變點:2012」。
全場鴉雀無聲,此時宋主席說,天安門廣場上出現了孫中山先生的遺照,他說這也是台灣的驕傲。宋楚瑜說,中國歷年來的國慶,天安門廣場前掛的都是毛澤東、列寧、恩格斯的照片,如今,改掛孫中山的照片,他說,若不是台灣過去經濟強而有力的表現,哪有今天?他也呼籲台灣人不可氣餒,大家共同努力打拚,未來會更好。宋先生在婚禮的場合上,除了祝福新人外,不時關心當前政情,也贏得滿場喝采。
除了天安門廣場前毛澤東與孫中山的照片外,這次在建國六十年的群眾遊行隊伍中,大家也赫然發現一幅高六公尺多、寬五公尺多的胡錦濤巨幅畫像,與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一樣大小的肖像同時出現,很明顯地,胡錦濤已定位為第四代中央集體領導的核心——「胡核心」呼之欲出,正好與胡錦濤在天安門城樓發表國慶講話:「六十年來,在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三代中央領導,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黨中央領導……」互相呼應。
胡錦濤是十六大以來的新領導核心。二○○二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六大,仍存在著鄧小平指定隔代交棒的功能,但是鄧小平在一九九七年逝世後,中國已沒有超級政治強人,指定接班人幾乎已成絕響,擁有七千六百萬名黨員的世界最大執政黨——共產黨,如何邁向制度化,一代傳一代,成為外界最矚目的焦點。
誰是胡錦濤下一代的接班人?
現在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二○一二年的中共十八大,這次中國六十年國慶前,共產黨十七屆四中全會,大家都在看副總書記習近平,會不會循十五大四中全會的往例,成為軍委會副主席。胡錦濤在十五大四中全會成為軍委會副主席,正式欽定接班地位,這次共產黨十七大四中全會也啟動了部署接班人的程序,包括強化黨代表大會職能,和進一步發揮下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預選工作。
十七大四中全會「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四代中央領導核心」,雖然還沒在官方正式文件上出現,但胡錦濤的巨幅肖像卻巧妙地在天安門廣場出現,已悄然確立「胡核心」地位。但胡錦濤下一代的接班人是誰?開了十七大四中全會後反而更加撲朔迷離,因為習近平並未如外界預期出任軍委會副主席,這也意味了二○一二年的十八大,外界預測習近平會接替胡錦濤成為新一代領導,仍有變數。
兩岸關係的變點:二○一二
不但是兩岸關係在重大變化的轉折點上,全世界也將因為中國崛起,未來會出現更為巨大的變化。假如說,○八年北京奧運是在展現中國經濟改革的空前成就與經濟實力,這次建國六十年的大閱兵,中國進一步展現一個更具實力與現代化的大國崛起。
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大閱兵規模空前,陸軍涵蓋主要兵種專業,海空軍及二炮都展出最新型武器裝備。大閱兵落幕後,西方媒體高度關注中國當局釋放的政治訊息,這一期的《經濟學人》以毛澤東為封面,探討中國的新定位,不過,美國《華盛頓郵報》和很多西方媒體都注意到壓軸的核導彈車隊,中國官方的中央電視台報導說:這種「東風三十一」甲型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射程一萬公里以上,很多西方媒體都把這種導彈射程可以打到美國首都華盛頓作為頭條新聞處理。
這也意味了中國在建國六十年大閱兵中展現了強大軍力,旨在凸顯大國崛起的籌碼,未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將不再矜持。加拿大《國家郵報》說,僅僅十年前,中國還十分清楚地在國際事務中扮演不起眼角色,在聯合國很少使用常務理事國的權力,中國的公司幾乎沒有什麼知名度,大多數西方人提到中國時,只知道中國幾家大銀行,長期以來始終不強出頭,在國際舞台上有些靦腆。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力的躍升,北京已丟開了矜持,開始大步邁向全球舞台,尤其是金融海嘯後,中國經濟地位正式確立,G20其實就是G2,全世界最重要的政治舞台,其實就是美國與中國,事實上,在南北韓問題、東協及非洲國家,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已遠超過老牌的歐美舊勢力。
北京智囊則對西方媒體表示,國慶大閱兵有戰略鎮懾的作用,實際上更多是針對周邊與中國有邊界、利益糾紛的國家。中國建國六十年來,只打過三次戰爭,一次是一九五○年六月爆發的韓戰,一次是一九六二年的中印邊界戰爭,最後一次是一九七九年的中越邊界戰爭。
海嘯後,美對中政策可能轉趨強硬
儘管中國國力日益強大,但周邊環境仍暗潮洶湧,形勢仍十分嚴峻。一方面朝鮮半島核武陰影未散,日韓軍事同盟步步緊逼;另一方面,中國與東協國家的南沙群島爭端仍僵持不下,還有印度重兵壓境,對中國虎視眈眈,而中國還有難解的疆獨與藏獨的問題。
但是,英國《金融時報》則點出了另一個新問題,他們認為美國國力正在變弱,中國卻變得更有自信。中國大閱兵後,中國無疑已成美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綜觀中國周邊烽煙四起的背後,總能見到美國的影子。
去年底,金融海嘯重創全世界,中美兩國以連手對抗金融海嘯為當務之急,意識形態與大國地位之爭暫時被擱在一邊;如今,金融海嘯的高危險期已過,美國已不再像去年那般需要北京在政策上配合齊心救經濟,美國對中國政策可能轉趨強硬。
過去美國藉中國周邊國家之手,對中國展開圍堵,遏阻中國向外擴張的意圖明顯,中國則藉閱兵機會向周邊國家「亮劍」,以軍事威懾力來反圍堵;當中國不再「韜光養晦」,以外交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來看,中國建國六十年,真正的考驗與挑戰才正要開始。
中國貿易面臨各國圍堵
歐巴馬總統對中國輪胎開徵特別稅,已對中國開了第一槍,未來中國將面臨嚴厲的經濟戰,國際間對中國外貿施壓的行動正在升級。歐美各國近期加快對中國貨品制裁的行動,美國對中國的輪胎,歐洲則針對中國鋁箔及無縫鋼管徵懲罰性關稅。
今年前八個月,已有七十九宗針對中國貿易的調查,涉及一百億美元的貨品。而且,歐美在九月全力打擊中國貨之後,其他國家蠢蠢欲動,印度也針對中國產品設限。未來幾個月,中國面對的貿易糾紛可能急升。為了反制這股狙擊風潮,中國已針對美國汽車、肉雞、歐洲豬肉,進行審查及加強檢疫。
另一個焦點是在G20的大會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力促調整經濟失衡,最重要的一個論點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只顧出口,增加貿易順差,造成美國過度消費,只能不停發行公債,終於觸發金融危機;美國居然把金融海嘯的責任算在中國為首的開發中國家身上。這個論調也成為個別國家卸責,以及加強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
中國已成全球最大出口國,成了眾矢之的,為了貿易平衡,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再度升高,在G20召開前夕,英國《金融時報》專欄即指責人民幣幣值過低,是全球貿易失衡的關鍵,最近IMF(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及總裁卡恩,也先後向人民幣施壓。
中國在國慶六十周年即遭逢貿易保護主義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壓力,面對國際貿易暗戰,中國不能太硬,因為那會引來國際批評,甚至會令貿易戰化暗為明,中國作為最大出口國,吃虧會最大;但也不能太軟,否則欺壓會更多,如何不卑不亢抵禦壓力,保護國家利益,對中國及領導人是一大考驗。
未來十年世界主要的戲碼
中國高調閱兵,也使中國此刻起躋身世界列強之林,但也自然而然成為世界兩強對抗的主角;毫無疑問地,中國將成為美國潛在對手,中國如何面對美國壓力,未來十年將是世界主要的戲碼。回顧過去三十年,美國面對主要競爭對手,不外乎是經濟手段,或是赤裸裸地以武力解決。
例如,一九八○年代,日本經濟力達到高峰,日本人隔山買牛,美國洛克斐勒大樓、夏威夷旅館、米高梅電影公司,一一落入日本人之手。但是一九八五年《廣場協議》之後,日圓邁開升值腳步,八○年代,從二七七日圓兌一美元,狂升到一九九五年七九·七五日圓兌一美元,日圓升值過頭,種下日本二十年的沉淪噩運,這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岱爾教授一直警告人民幣不可升過頭的關鍵所在,中國必須慎防八○年代日本泡沫經濟重演。
八○年代還有一齣美蘇冷戰,雷根對上戈巴契夫。當蘇聯孤軍深入阿富汗,伊朗與伊拉克雙方開火長達八年之久,雙方為了殲滅對方,頻以石油換武器,讓油價一桶從四十美元跌到四美元,油價暴跌,蘇聯經濟崩潰,才導致一九八九年的柏林圍牆倒塌,從此,蘇聯解體並分裂成十幾個國家。這是拿石油當武器的一種戰爭,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倚賴原物料甚深,也必須慎防以原物料為主的經濟戰。
九○年代以後,回教勢力成了美國心頭大患,到二○○一年九一一恐怖主義分子炸毀雙子星大樓,讓美國反恐警戒拉升到最高點,後來隨著海珊被處死,回教威脅逐漸告一段落。
如今海嘯漸平息,中國宣告崛起,正好成為美國鎖定的潛在對手,台灣在中美兩強間,必須妥善應付這個變局。今年美國對台態度漸趨積極,從CNN報導八八水災,嚴厲批判馬政府救災不力,到達賴來台,最近又有熱比婭風波,以及AIT處長司徒文為了扁案拜訪法務部長王清峰,都可看出美國在台使力的痕跡,正當兩岸峰迴路轉,進入前所未見大好格局之際,美方態度值得注意。
而從現在起到二○一二年,中國將面臨十八大權力結構重組問題,台灣也將進入馬英九總統第二個任期,兩岸會爆出什麼火花?在大氣候巨變之中,尤其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