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研究指出,日本從90年代開始陷入長期衰退,其實與人口快速老化有關。這個論點不無道理。
編按:
國內某媒體日前引述國外資料報導,台灣自去年開始,已經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平均每名婦女只生一個小孩。
再看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去年新生兒共計十九萬八千人,與一九七九年的四十二萬四千人相比,三十年間新生兒足足減少一半以上。台灣出生率下降速度也是排名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目前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一○.四%,而以人口老化著稱的日本,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占二二.五%。不過,日本的生育率比台灣略高一些。台灣人口最多的年齡層集中在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之間。所以如果一切情況不變,三十年後台灣人口最多的年齡層將開始邁向老年。屆時台灣人口高齡化的嚴重性,應該尤甚於日本,恐怕又將排名全球第一。
少子化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其實已經發生。流浪教師或大學某些科系招收不到新生,都是學生人數減少影響教育需求的明證。其他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消費減少,也會逐步衝擊到許多行業。大者如房地產業,小者如婚紗業。
不過,青壯人口減少所形成的消費衰退,目前還不明顯。因為國內二十五歲至三十四歲這群人口最多的年齡層,正邁入一生中消費支出的高峰期。再等五至十年,他們的消費成長才會停頓。屆時,台灣社會的消費需求恐將走下坡。這其中也有例外,即醫療照護產業,它會因為高齡人口快速增加,成為極具潛力的行業。
從經濟成長的角度看,少子化產生的不利影響,不僅是市場需求衰退而已。更嚴重的是具有創新潛力的年輕人口逐年減少,對新事物接受能力較低的老年人口逐年增加。這種現象代表社會整體的創新能力與接受變革的速度減緩,結果勢必影響經濟進步。某些研究指出,日本從九○年代開始陷入長期衰退,其實與人口快速老化有關。這個論點不無道理。
為了提高生育率,很多人口高齡化國家都不斷嘗試採取獎勵生育的措施,不過效果都很有限。獎勵生育或許可以緩和人口老化的速度,但無法改變人口老化的趨勢。另一個改善人口老化的措施,是增加移民人口,最好是具有生產力與創新力的年輕移民。有些國家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但是難免發生社會融合的困難。至於困難的嚴重程度,又與移民政策寬嚴,以及社會多元化和開放性有關。
相信不久的將來,台灣社會就得認真面對移民問題了。
(本專欄隔周刊出)